基于ARM微處理器的隧道照明智能控制器(圖)
上傳人:admin 上傳時間: 2008-02-18 瀏覽次數: 660 |
引 言
隧道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隧道照明系統是車輛能夠安全地進入、通過和離開隧道區域必不可少的基本保證。目前長隧道的照明分為入口段、過渡段、基本段、出口段,每段的燈具按功能又分為應急燈、全日燈和加強燈三種。應急燈除在停電時用作應急照明外還兼作全日照明,全日燈24小時不間斷工作,加強燈根據洞口不同的亮度來開啟。隧道內不同區域的亮度要求各不相同,它們和洞外亮度、交通流量、洞內廢氣的多少、行車速度、燈具的養護周期等諸多因素有關,甚至與路面的材料和洞壁的裝修材料有關。這些燈的控制目前基本上是靠開關照明回路來進行控制的。一般隧道都有七八個照明控制回路,建設投資大,施工難度高,隧道開通后管理者僅能在有限的回路里進行控制,很難兼顧到運營成本和隧道安全。 我們采用Philips公司(編者注:現更名為NXP公司)的基于ARM7 TDMI-S 內核的微控制器LPC2119設計實現智能照明控制器,應用在高速公路隧道照明CAN網絡中,較好地解決了隧道照明初期投資、運營成本和隧道安全之間的矛盾,收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隧道照明系統CAN 網絡的構成
CAN(控制器局域網)是當今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現場總線之一。CAN總線最初是由德國Bosch公司為汽車的檢測、控制系統而設計的。由于CAN總線具有獨特的設計思想、良好的功能特性和極高的可靠性,現場抗干擾能力強,已由國際標準組織ISO制訂了CAN總線的國際標準。
CAN協議是建立在國際標準組織ISO的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基礎上,主要工作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用戶可在其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開發自己的應用層通信協議。CAN總線信號的傳輸可采用雙絞線、同軸電纜或光纖,最高通信速率可達1Mbps,數據傳輸在5Kbps 時,傳輸距離可達到10Km。一個CAN網段上的網絡節點可達110個,還可通過CAN網關/網橋延伸網段或和其他各種網絡互連互通。
CAN總線的這些特點使得其很適宜應用在條件苛刻的高速公路隧道監控系統或照明控制系統中。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控制系統CAN網絡主要由上位機、智能照明控制器、CAN網關/網橋等構成(圖1)。

圖1 隧道照明控制系統CAN網絡構成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