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氣體放電光源GLED性能及前景剖析(圖)
上傳人:陳索然 上傳時間: 2009-07-14 瀏覽次數: 274 |
1. 電光源的演繹
在公眾印象中能源利用的標志就是電燈,在風靡全球的節能運動中,照明工業也不得不分擔了這份重擔。許多政府推出了禁止使用鎢絲白熾燈的政策,白熾燈的廠商面臨破產;LED號稱是燈的最終形式,眼下被看好的節能燈可能也好景不長;照明光源的現狀真的如此茫然嗎?
綜觀電光源的現狀,可以用圖1大致說明。圖1中:Ⅰ塊鎢絲白熾燈(固體交流燈)、Ⅱ塊正柱放電燈(氣體交流燈)、Ⅲ塊ILED和OLED(固體直流燈)均已被人們制作和使用;而Ⅳ塊GLED(氣體直流燈)則剛剛被研發。
聽聽威謀斯的格言:在燈的科學和工藝的發展中總是有一個但是。目前使用較普遍的圖1中的Ⅰ、Ⅱ、Ⅲ塊電光源都或多或少地在或價格或節能或壽命等方面存在但是。很顯然,所有光源都有其發展再生的使命;所有光源都不能認為是什么最終形式。
僅管政府禁止使用鎢絲白熾燈,但人們總希望象點白熾燈一樣地使用其它電光源。這就出現了把直管熒光燈做成H、U、螺旋等型狀的模式;另一方面也有人制作外觀象白熾燈一樣的小形放電燈;近年來許多國家還研究以碳納米管為冷陰極的新型真空熒光光源,即FED熒光管;GLED---氣體發光二極管也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這一需求而研發的。
2. 弧光放電球
正柱放電燈的工作區域都少不了法拉弟暗區、阿斯登暗區、陰極區等明暗相間的區域,GLED由于采用了正暈放電和空心陰極放電兩種有別于正柱放電的工作模式,首先正柱放電所特有的一系列明暗相間的區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渾然一體的弧光放電。發明者在試驗中獨自發現了GLED內這個渾然一體的弧光放電球,同時提出了e旋進放電理論。在CN101110338A公開的文件中僅提到電子從熱點出來后,由于非勻強電場的作用,大部分電子的速度方向并不指向陽極桿,它們將沿拋物線軌道:在朝向陽極桿的空間受到電埸的加速,在背離陽極桿的空間受到電埸的減速,結果將繞著陽極桿做來回往復的振動。這是從人們現有的認知基礎出發所作的簡要說明;實際上何止電子在GLED中如此表現,所有帶電粒子在GLED中由于非均強電場的作用均有這類振動。比如汞離子在獲得初始動量后以陰極熱點為焦點將沿橢圓軌道:在朝向陰極熱點的空間受到電埸的加速,在背離陰極熱點的空間受到電埸的減速,結果也將繞著陰極熱點做來回往復的振動。
就GLED的燈芯結構而言,產生空心陰極放電時電子繞著陽極桿振動,其環繞的半徑因激發和電離(還有電場力)將逐漸減小,最終落入陽極桿。這一環繞振蕩的軌道不得不認定為e形螺旋軌道,環繞振蕩的結果不得不認定為e形螺旋放電;由于陰極的設置采取環狀的開放形式,帶正電的陽離子繞著環形陰極的熱點將遵循同樣的機理進行著e形螺旋軌道的e放電過程;在這里仔細分析e放電還可發現:由于帶電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帶電粒子在做一個e形螺旋軌道放電的過程中每一瞬間還有別一個的e形螺旋軌道的推進,即e旋進放電。肉眼可見的弧光放電球主要就是汞離子在以陰極熱點為近似球心的e旋進放電的結果。
對于GLED來說,非均強電場是基礎,e旋進放電是條件,等離子體環繞振動是現象,弧光放電球是結果。
這個渾然一體的弧光放電球與傳統的白熾燈泡殼匹配,GLED的外觀可以做的和白熾燈一樣(見圖2)。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