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路燈與傳統光源路燈穿透性比較(圖)
上傳人:admin 上傳時間: 2009-09-17 瀏覽次數: 1768 |
在道路照明中對于LED路燈對于大霧的穿透性的認識有很大的誤區。大多數人一直認為LED路燈的穿透性要比傳統照明光源鈉燈的穿透性低,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大多數人多是從網絡上看到一些資料或是看到道路上的一些感官的感受,并沒有做科學的評估與分析,從而認為LED路燈的光的穿透性差。在本文中將對此狀況作一個科學的分析。
我們都知道可見光的范圍是380nm到780nm之間,在此范圍呢的光線都是可被人眼接受與識別的。如圖1所示
圖 1 可見光的光譜范圍
也就是說所有燈具只有在此波段范圍內的光才有利用價值,出了此范圍人眼是無法識別的。本文對于穿透性的分析也只在此范圍內進行。下面分別是高壓鈉燈與LED的可見光譜圖:
圖 2 高壓鈉燈(上海亞明)的可見光譜圖
圖 3 LED(山西光宇半導體照明)的可見光譜圖
從光譜圖中可以看出LED的光譜要比鈉燈的全面的多,兩者的波峰都在580nm處,LED的藍光部分只占總光通量的6%左右,而鈉燈幾乎沒有。LED紅光區的分布要比高壓鈉燈更寬泛。
霧天與雨天對道路照明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霧中的懸浮顆粒和雨滴對光線的散射作用造成的穿透力的下降,直接導致照明強度的下降。空氣中的顆粒物對光線散射的理論主要基于瑞利散射定律和米-德拜散射定律,可見光范圍內的散射定律的適用范圍如下:r表示顆粒物的半徑;當r<0.037μm時服從瑞利散射定律,當r>0.037μm時服從米-德拜散射定律。瑞利散射定律對光的散射效果和波長是有關的,米-德拜散射定律對光的散射效果不受波長的影響。霧中和雨中的懸浮顆粒半徑大小分布如下:霧是2.8μm~10μm,雨滴10μm~5000μm。由于顆粒較大超過了0.037μm,所以霧天和雨天的光線散射是和波長沒有關系的。也就是說道路照明中穿透力是和燈具的顏色沒有關系的。LED的穿透力是和鈉燈相同的。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