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世博向世界報告:開啟“半導體照明元年”
上傳人:張夢然 上傳時間: 2010-04-23 瀏覽次數: 46 |
在上海半導體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個“LED生活體驗館”,其中一間異常迷人:在四面墻壁和天花板上遍裝LED光纖燈來模仿銀河星辰,光纖隱匿于墻中,點亮時見光源不見燈體,只覺星星點點彌漫身遭,抬頭見一顆天樞星似摘手可得……
LED全稱發光二極管,最早紅色,后有黃、綠。但彼時多用于信號指示,直到上世紀90年代藍光LED劃時代問世。利用熒光體與藍光LED的組合,可輕易獲得白光,這是LED走上照明之路。
但其速度之快,用研究中心熊峰博士的話講,叫一夜之間百花齊放。
這個新一代光源的優勢太明顯,生產綠色,使用節能,被稱為人類照明史上繼白熾燈、熒光燈、高壓氣體放電燈之后的又一次飛躍。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LED盡施拳腳,廣泛出現在室內外照明、景觀裝飾、指示牌、信息顯示屏、演出布景等方方面面。目前看,整座世博園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區。
這其實不是人們第一次見LED大出風頭。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高亮度、大功率LED成功應用的典范,那場精彩開幕式兼成為了當時最大的一場LED燈光秀。但這以后,好些人還不是很分得清LED燈與霓虹燈、膠管彩燈的區別,畢竟城市的夜晚,它們都能見于招牌的勾邊。
“專業的人可以很容易從光線就分辨出白熾燈與LED燈。但對大眾來說,教一百個好道理,不如一瞬親見。”熊峰說,“這是LED在世博和在奧運不一樣的地方,5個月里,無數的人會到這里來與世博科技互動,他們能看到、摸到、感受到LED照明。甚至,是感覺,科技無形的牽引,往往會在更長的時間里表現出它的力量。”
熊峰指出生活隨處可見的LED:交通信號燈、顯示屏廣告牌,銀行的股指走勢屏……“雖然生活中已入尋常百姓家,但LED還是有它的不成熟之處:其自身發展的過快,以致配套產業跟不上;比之國外,我們的LED產業很顯稚嫩,導致價格成為市場這一環最難啃的骨頭。”
世博園區標志性建筑-中國館亮燈。楊光 攝
LED燈成本高于白熾燈,光纖LED更是不菲。時有訪客覬覦星空房間,通常想將私人住所照搬打造,但在聽了報價后,都按下這個不切實際的夢。
在熊峰看來,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LED技術一個再好不過的契機和平臺:示范概念向民眾,檢驗技術給自己,展示理念為將來。
由世博軸、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和演藝中心所組成的“一軸四館”,作為世博會的永久建筑,其LED的照明的大量應用,既能符合“生態世博,科技世博,人文世博”理念,又能展示LED創新成果,對LED照明工程的起到示范推廣作用。同時,還充分考慮了世博會會后的后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需要,展示和延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促進上海半導體照明產業技術能級提高,推動上海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化發展。
“1878年巴黎世博會展出了愛迪生發明的用鎢絲制作的白熾電燈,這是白熾燈時代到來的信號。”熊峰說:“而上海世博會很可能開啟一個‘半導體照明元年’。”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