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驅動及控制研究新進展
上傳人:江磊/劉木清 上傳時間: 2014-11-25 瀏覽次數: 150 |
本文從拓撲研究、可靠性研究、可控性研究這三個角度對目前LED驅動及控制領域最新的一些研究進展做了簡單的回顧與介紹。文章重點介紹了離線式開關驅動器、非開關驅動器、無電解電容驅動、LED多路恒流/均流驅動、LED調光及LED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等幾個方面,并提出了總結與期望。
0 前言
近年來,隨著LED技術的飛速發展,LED應用進入了一個繁榮的新時期。驅動技術作為LED應用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越來越多地受到了人們的關注[1]。LED類似二極管的伏安特性、長壽命、高光效、可控性強等特點對驅動電源提出了有別傳統開關電源的若干新要求[2]。本文將針對這些要求分別從驅動電源的拓撲、可靠性及可控性三個方面對業內研究的一些新進展做大致介紹。
1 LED驅動拓撲新研究
LED作為一種固態光源,其類似二極管的電氣特性決定了需采用恒流電路對其進行驅動。而驅動電路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光源系統的效率和壽命。因此,開發和改良LED驅動電路是業界研究的一個重點方向。驅動電路輸入可為直流或交流,這里我們主要討論針對交流輸入,即離線式驅動器的研究進展情況。
1.1 離線式開關驅動器研究
離線式開關驅動器是指從交流電網上獲得電壓,驅動LED負載的開關電源,其一般具有效率高、電氣隔離等優點。從拓撲上進行分類,可分為正激式(Forward)、反激式(Flyback)、半橋式(HalfBridge)、全橋式(Full Bridge)、半橋LLC諧振式(LLC Resonant HalfBridge)等。目前,市場上應用較廣的離線式LED開關驅動器主要以反激式和半橋LLC諧振式為主。其中,反激式拓撲由于其電路簡單、成本低、效率較高的特點,受到中小功率應用的青睞。而半橋LLC諧振式拓撲憑借非常高的效率及功率密度、良好的輸出特性和電磁兼容性而被大規模地應用于大功率LED驅動器上。
針對現有拓撲結構的改良,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對效率、功率因數的提高和結構的簡化上。
反激式驅動器通過變壓器傳遞能量,由于無法做到原副邊繞組完全耦合,漏感上的能量無法有效傳遞,從而造成了損耗。有文獻[3]提出了一種較為新穎實用的解決方法,通過將buck-boost電路與反激電路進行整合,通過buck-boost電路保證較高的功率因數,同時循環利用漏感能量,提升了效率。由于漏感能量被吸收,進一步減輕了開關管關斷時的電壓應力,可謂一舉三得。文中針對265V輸入下8W的應用實現了0.95的功率因數和90%的效率。
圖1 循環利用漏感能量以實現高效率和高功率因數的電路原理圖
文獻[4]同樣是利用buck-boost電路進行功率因數校正,其通過兩級結構,結合零電壓開關技術,實現了效率的提升。文中針對60W應用實現了0.99的功率因數和93%的效率。
圖2 零電壓開關高效率高功率因數電路原理圖
此外,作為電磁兼容性的重要部分,實現高功率因數也是研究的熱點[5],相關的創新性的控制方式和結構研究層出不窮[6][7][8],為反激式驅動器實現功率因數校正提供了較為廣泛的解決方案。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