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ED電脈沖響應的LED顯示屏像素灰度校正方法
上傳人:LEDth/整理 上傳時間: 2014-11-26 瀏覽次數: 17 |
作者 | 鄧宏貴/李志堅/郭晟偉 |
---|---|
單位 | 中南大學 |
分類號 | TN911.73 |
發表刊物 | 發光學報 |
發布時間 | 2010年2月 |
1 引 言
LED應用于圖像顯示已經有幾十年歷史[1]。LED顯示屏由于視角大、亮度高、色彩鮮艷,已經廣泛應用于車站、碼頭等公眾場所及銀行、學校、政府等企事業單位[2~5]。
LED顯示屏通過調節其像素亮度來實現彩色圖像的顯示。LED像素發光強度的精確控制,對提高顯示屏色彩還原性、增強顯示效果至關重要。由于LED發光強度正比于流過它的電流強度[6],普遍采用PWM方法通過調節LED平均電流脈沖寬度來實現LED亮度調節,這種方式使LED顯示屏實現了全數字方式控制,減少了數模轉換這一過程。普通線性PWM技術[7]是在每個PWM周期開始,給所有LED均通電,通過控制各LED關斷時間的先后來調節各像素亮度。運用這種方法,無論顯示屏整體亮度如何,每個PWM周期開始時均會使所有LED導通,造成一個瞬間電流尖峰,反過來影響系統電源的穩定,帶來EMI問題。為此,有人提出二進制權重[8]和位角度[9]PWM方法以減小瞬間電流尖峰問題。在這種方法中,根據給定亮度值的各二進制位來控制PWM各時間段內LED的通斷,當亮度值的第n位為1時,該PWM時間段內LED點亮,為0時熄滅。而各PWM時間段長短取決于該位的權重,這種方法有效解決了瞬間電流過大的問題。但前面所有的研究中,均假定LED響應為理想響應,認為發光強度與PWM占空比成線性關系,忽略了LED對電脈沖信號的響應過程。
本文針對LED電脈沖響應過程進行研究,發現LED對電脈沖上升沿和下降沿響應均呈指數變化,這導致LED發光強度與PWM占空比成非線性關系,最終導致LED亮度出現偏差。基于簡化后的LED電脈沖響應模型,還提出了LED像素亮度校正方法,并進行了實驗測試。
2 LED對電脈沖信號的響應過程
LED通斷響應時間一般為幾納秒到幾百納秒[10],對于高速PWM電信號,這一延時不可忽略。LED在電脈沖信號作用下,發光強度會出現先緩慢增強后緩慢減弱的漸變過程[2,10,11]。圖1給出了LED在時間為25μs的矩形電脈沖作用下發光強度的變化過程,虛線為歸一化電脈沖信號Vnor,實線為相應的發光強度變化。在電脈沖上升沿,LED發光強度Y隨時間t變化可表示為
圖1 LED電脈沖響應曲線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