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LED背光TV色域的研究
上傳人:LEDth/整理 上傳時間: 2015-02-13 瀏覽次數: 49 |
作者 | 張躍宗/李春霞/王瑞春/莊四祥/胡宏生 |
---|---|
單位 |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深圳市佳比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分類號 | TN942 |
發表刊物 | 光電子技術 |
發布時間 | 2014年3月 |
引言
在液晶顯示系統中,液晶面板本身為非自主發光顯示器件,需要有背光模組來實現其發光顯示。而不同的背光模組將決定整個系統的性能好壞以及可靠性等。相比傳統的CCFL背光源相比,LED背光光源具有低功耗、低發熱量、廣色域、綠色環保、亮度高、壽命長等特點,有望近年逐漸取代傳統背光系統成為LCD背光源未來發展的主流。
LED背光模組根據光源入射位置的差異,可分為側光式LED背光與直下式LED背光兩種。側光式LED背光系統中LED安裝在液晶面板的側面,需使用光學導光板將側面出的光進行混疊、鋪展均勻,再耦合到液晶面板射出,由于受導光板影響以及發光亮度、均勻性等采參數限制,其一般應用在小尺寸LCD系統中。對于大尺寸LCD系統,一般采用直下式LED背光模組。與測光模組相比,直下式LED模組不需要光學導光板,光能利用率會高很多,且工藝簡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其光劍參數在于色彩和亮度均勻性。
本文著重對含有直下式LED背光模組的TN系統的色彩指標作了詳細研究,設計到TV系統中影響色彩的各個方面—光學膜、液晶玻璃及LED光源等。
1直下式LED背光模組
直下式LED背光模組的典型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直下式LED背光模組結構圖
LED光源安裝在底部貼有反射膜的結構腔內,所以LED單元發出的光在有限空間,通過擴散膜的衍射/繞射/折射/反射的有效混合作用,使整個版面形成一個均勻的發光面而不形成暗區。擴散板上制作有效光作用的棱鏡片,可增加出射光的方向性,達到提高亮度的目的;而背光模組另一重要組件則將光纖聚攏,使得垂直進入液晶面板以提高輝度;DBEF則利用原先被傳統吸收型偏光片吸收的50%光線在增加亮度,可以說DBEF對整體亮度作了全視角、全方位的提高。這樣便完成了由LED點光源到最終出射面光源的整個過程。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