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告:LED老樹新芽有變化(2)
上傳人:劉翔/劉洵 上傳時間: 2015-03-16 瀏覽次數: 89 |
顯示:小間距顯示大有可為
LED顯示屏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在全球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型顯示技術,經歷了從單色、雙色圖文顯示,一直到今天的全彩色視頻顯示的發展過程。最早出現的單、雙色LED顯示屏只能顯示文字信息,多見于機場、火車站等公交樞紐以及銀行、電信等業務大廳的信息顯示綜合屏。全彩屏的出現標志著LED顯示正式進入圖像化時代。通過將紅、黃、藍三原色芯片封裝在同一顆燈珠中以實現單像素點(燈珠)顯示全彩色的功能。
圖:LED單色顯示屏(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圖:LED雙色顯示屏(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NT:PAGE]
LED全彩顯示屏出現之初,由于封裝燈珠之間間距過大導致屏幕分辨率低,只適合做大屏顯示且只宜遠距離觀看,所以LED全彩顯示屏最早是從做戶外大屏顯示開始滲透的,常見于戶外大型廣告展示、體育場館賽事直播以及舞臺表演的背景顯示等。
圖:戶外樓宇廣告(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圖:舞臺表演背景顯示(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NT:PAGE]
隨著LED封裝技術的不斷成熟,封裝器件體積逐步縮小,像素點之間的間距也由之前的10mm逐漸減小至2mm左右,適合于近距離觀看(利亞德最新發布的第三代煥彩XMAX全高清LED電視像素點間距已縮小至1.25mm,分辨率高達1920×1080像素)。通過與現有室內大屏顯示技術進行對比,我們認為LED小間距顯示屏將從戶外走入室內,逐步完成對現有DLP及LCD拼接屏的替代,成為室內大屏顯示領域的又一大殺手級應用。
表:室內大屏顯示主流技術對比(資料來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2013-2017年中國LED顯示屏行業市場研究及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整個小間距顯示屏市場規模預計為5億元,2014年預計能增加3倍以上,達到20億元的市場規模,而到2016年這個市場將會超過100億元的規模。
圖:我國LED小間距顯示市場規模及增速(資料來源:OFweek)
[NT:PAGE]
背光:整體市場趨近飽和,大陸企業存替代性機會
自2004年Sony推出第一款LED背光液晶電視以來,LED背光因其低能耗、高畫質、長壽命及環保等諸多優點迅速占領市場。目前,中小尺寸平板電腦背光中,LED滲透率已接近100%,智能手機方面,LED背光滲透率也已達到80%左右(剩下20%的市場主要被三星的OLED屏所占據)。在NB/PC Monitor/LCD TV等大尺寸背光領域,LED的滲透率也已接近100%。
圖:LED中小尺寸背光滲透率(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圖:LED大尺寸背光滲透率(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雖然LED背光整體需求已接近飽和,市場增量有限,但是對國內LED背光封裝廠商而言,仍然存在替代性機會。理由有兩點:1、國內封裝廠商技術已迎頭趕上,性價比優勢開始凸顯;2、下游品牌廠商的崛起也帶動A股背光封裝企業業績穩步提升。
[NT:PAGE]
全球LED背光封裝廠商,特別是大尺寸背光,主要集中于臺灣以及日韓等國家。近年來,大陸與臺灣廠商產品性能上的差距不斷縮小,加上制造成本優勢,使得我國LED背光元件性價比不斷提升,慢慢取代了臺灣及日韓廠商的市占率。
其次,下游品牌廠商的崛起也帶動A股背光封裝企業業績穩步提升。我國是電視、手機、筆記本電腦的主要生產聚集地,小米、華為、聯想等手機生產商出貨量已躋身全球前五;TCL、海信、創維、康佳等TV廠商的出貨量也已躋身全球前十。國內品牌廠商在技術性能一定的前提下,自然會優先選擇大陸封裝企業。中小尺寸方面,小米、華為、聯想于2013年起已開始逐漸采用國內LED背光器件,目前滲透率正在逐步提升當中。大尺寸方面,我國4大TV廠商早在2012年Q2已開始全面使用國產大尺寸LED背光器件,且應用比例有逐漸擴大的趨勢。
圖:大陸TV品牌廠商主要的LED背光模組供應商(資料來源:LEDinside)
圖: 中國電視品牌市占率情況(資料來源:LEDinside)
因此,在背光市場幾近飽和的情況下,市封裝企業仍存在替代性機會。LED行業在經歷11~13年低迷期后又將迎來景氣拐點,看好行業未來三年的發展。
深度報告:LED老樹新芽有變化(1):http://www.ledth.com/jishuziliao/n534569633.html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