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造 ” 晶科:創新就是原動力
近兩年來,資本盛宴下的 LED 芯片企業讓人有點霧里看花,仿似處于行業即將爆發的前夜,各券商紛紛力挺 LED 照明行業及相關企業。各類與之相連的展會也如雨后春筍般,各地是此起彼伏你方唱罷我登場。
但是,就目前來看,國內 LED 產業仍然有很多短期難以克服的桎梏,大規模擴張的背后陰影綽綽,政策落實不到位以及關鍵設備嚴重依賴進口的掣肘,都使這個野心勃勃的新興產業面臨諸多難題。當這些企業從概念股導向轉為靠業績說話時,到底誰對 LED 照明市場的節奏踏得準?!怕是能交出良好業績才符合投資者的期待吧。
在以“綠色照明 綠色世界”為主題的 2011 china LED Fair 上,我們走訪了廣州的一家 LED 芯片企業:晶科電子,清晰的市場把控和清醒的思維意識讓我們對這個像踩了風火輪般有著極為亢奮表現的行業多了一點別樣的認識……
 
“智造”晶科:群聚創造增值
有句話說:規模產生質變,群聚創造增值。我們知道在這個行業,即便是在上游核心的外延片、芯片制造領域,也不是所有企業都能享受高利潤。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晶科深知個中道理,一邊聯手晶元規模化生產;另一邊攜手兩岸三地高校的專業科技人員,在這個以高科技引領的行業一同打造“智造”晶科,而不是“制造”晶科便是他們的策略。
 
作為一個方興未艾的高科技節能行業,中國自 2003 年 6 月正式啟動“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以來, LED 產業以年均 20% 以上的速度狂飆突進,但專利、成本、標準卻成為中國 LED 產業的三大短板,僅就專利訴訟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種大躍進現狀引起晶科決策者們的高度重視、審慎應對。
目前,晶科主推的產品分為芯片和光源兩大類。在芯片領域,主要為倒裝焊大功率 LED 芯片和芯片集成模組及光源。在光源領域,主推的 產品主要為 3520 、 5730 、 3528 等。 晶科的這些產品,因其采用倒裝焊技術,具有承受較大電流、較低的電壓,較高的抗靜電能力、較高的光效及便于集成等優點。這類產品在全球除了 Philips Lumileds 之外,其他公司很少涉及,晶科投入大量財力、人力研發該技術,已經掌握了大功率高亮度倒裝焊 LED 芯片制造技術、集成 8 英寸硅集成電路技術的大功率 LED 芯片以及光源技術、無金線封裝的晶片級白光大功率 LED 光源技術、大功率 LED 模組光源以及白光封技術等四項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并早于 2003 年,就在美國及中國申請了多項倒裝焊技術的核心專利并得到授權。
這個行業唯一不變的就是技術更新太快,沒有創新就沒有生命力。晶科研發團隊憑借不懈的努力,獲得了多項技術創新大獎,對他們來說,創新就是原動力。
“智造”晶科:策略贏得市場
對于國內大大小小上萬家的照明企業來說, LED 照明似乎前景一片光明。不過,事情往往是這樣——最后的勝利并不屬于技術的開路人,而是在商業模式上成功的追隨者。
 
2010 年,晶科實現上億元人民幣銷售額的獨特市場策略也讓我們更深的認識了這一點。
隨著中國總體經濟體量及中國內需市場的增長,中國在國際市場的權重越發重要,在大陸 LED 市場,對于一種新技術來說,如何培育市場才是最重要的。晶科的產品和品牌的市場定位均為中高端,客戶群也得是“門當戶對”的。雖然大陸多數 LED 企業主攻終端市場,但參差不齊,有很多也不具備使用晶科 LED 產品的技術和實力(即便是用了,也無法使產品效能最大化)。為此,晶科采用了“ 80/20 法則”的銷售策略,針對不同的客戶,設立不同的銷售團隊,但同時主抓大客戶銷售,尋找來的 20% 大客戶群資源讓他們獲得了 80% 的經濟效益。
與國內照明企業趨之若鶩相對應的是, LED 照明跨國巨頭的聞風而動。有數據統計,從 2010 到 2012 年,每年的 LED 相關投資將達到 35 億美元,這也預示著中國 LED 供應鏈將在 2015 年以后對全球產業構成威脅。競爭是激烈的,中國企業早就已經意識到中國制造的改變,晶科自然也不例外,“智造”是晶科每走一步都會思考的問題,“智造”也在一步步“智造“著晶科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