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區文化地標“大燈籠”開建巧用LED燈
摘要: 省級文化中心夜晚通過內部的LED燈向外發出不同的光線,建筑物就可呈現不同的色彩效果。
24日,四川省政府以簡短的新聞發布會形式,公布了省級文化中心、四川社科館、四川大劇院三個項目的開工情況。三個項目總占地170畝,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總投資24億,為四川省的重點文化工程。
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建設方案為日前公布的方案一。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是四川省投資最大的公共文化建設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天府新區新川創新科技園,西臨紅星路南延線,北臨新川城市公園。項目投資12億,包含四川省文化演藝中心、群眾文化活動中心、文藝家之家(包括省文聯及省作協)三大功能。
省級文化中心的設計方案公布之初,網友戲稱方案一為“大蒸籠”,方案二為“電路板”。對此,設計師劉藝回應稱有“綽號”是好事,說明大家在關注。他坦言,在做設計圖時,曾將建筑外觀形象化是一個竹編的燈籠,外觀看起來像很多竹條編制起來的物體。
同時,省級文化中心夜晚通過內部的LED燈向外發出不同的光線,建筑物就可呈現不同的色彩效果。比如,過年為了表現喜慶,燈會變成紅色,建筑就是一個紅色的燈籠;中秋時是黃色的燈籠,建筑就變成月亮。劉藝說因此如果讓他起“綽號”,更愿意稱建筑為“大燈籠”。
劉藝表示,此為省級文化中心一個最迷人的地方,即在陰天時也依然有生動的表情。因為成都陽光比較少,建筑會缺少陰影變化。他說,希望用現代化的材料,讓建筑物表面可以敏感反射陰天的光線。這樣即使陰天的情況下,建筑物依然會有很生動的表情。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