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跡】③產品評價國際標準化和存在問題
摘要: 阿拉丁照明網綠色照明頻道策劃進入第七期,本期主題為“碳足跡”,與大家一起探究碳足跡研究、碳足跡認證、產品碳足跡評價存在問題。
阿拉丁照明網綠色照明頻道策劃進入第七期,本期主題為“碳足跡”,與大家一起探究碳足跡研究、碳足跡認證、產品碳足跡評價存在問題。
產品碳足跡評價的國際標準化(ISO及IEC)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在積極制定產品碳足跡標準 ISO 14067,其內容架構以PAS 2050為主要參考依據,2009年完成了第一次征求意見稿(CD1):ISO 14067-1(CD1)《產品的碳足跡 量化》和ISO 14067-2(CD1):《產品的碳足跡 溝通》。在2011年1月意大利會議上,決定將兩個標準進行合并,形成ISO 14067(CD2)第二次征求意見稿,其主要內容包括: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原則、量化方法學、形成報告、信息交流。計劃2012年12月正式發布該標準。由于量化方法學中對產品使用階段的量化方法沒有明確說明,導致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可比性不強。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2009年10月決定在TC111(電工電子產品與系統的環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設立“溫室氣體特別工作組”,由TC111主席親自擔任召集人。在2010年10月決定開展2項電工電子產品碳足跡標準的研究:
——《電工電子產品與系統溫室氣體排放量化方法》
——《電工電子產品與系統基于項目基線的溫室氣體減排的量化方法》
世界各國的產品碳標簽示例
存在問題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壓力下,各國紛紛開發了產品碳足跡評價方法和碳標簽體系,以便鼓勵和促進低碳產品的生產和消費。但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沒有統一的方法論,各國都有不同的方法論,甚至一個國家不同的機構也有不同的方法論,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產品系統邊界劃分、數據質量、分配原則、簡化原則、使用階段和廢棄階段的數據處理、排放信息報告等。由于利用不同的方法論,得出的產品碳足跡結果是不同的,或者說是沒有可比性的,因此這不利于產品在全球的流通。
此外,不同方法論采用的假設可能使碳足跡無法比較。在評價中采用的真實的假設、樂觀或理想的場景,會帶來不同的評價結果。為了使碳足跡結果具有可比性,這類假設問題應明確限定。
(2)缺乏生命周期的數據。盡管許多國家或機構已建立了一些基礎的生命周期數據庫,但具體產品的真實生命周期的許多數據是無法獲取的,因此在實際評價過程中,企業評價人員采用了各種不同的折衷方式如:用類似工藝的數據取代、查閱一些文獻數據、用估算的數據或甚至直接就忽略了,這樣嚴重影響了碳足跡評價的準確性,甚至使某一個評價由于缺乏數據而無法進行下去。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