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智能路燈需求可期
近年來,受智慧城市的推動和普及,我國城市照明的需求快速升級。而城市道路照明作為城市照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也獲得了快速增長。據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末,國內道路照明燈具數量為3,200萬盞,2014-2016年分別以6.5%、6.2%、5%的比例增長,預測2017-2020年,中國道路燈具新增數量會保持5%的年復合率增長。
伴隨中國路燈LED改造工程的開展,中國LED路燈市場滲透率正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早于2011年其滲透率已超過7%,2012年、2013年分別達到11%、19%,2016年,我國LED道路照明產品的整體市場滲透率已超過48%,2018年市場滲透率已突破50%。隨著城鎮化的推進,以及實有道路長度和道路面積的持續增加,預計到2019年我國LED路燈市場容量將達到128.13億元,且預計每年增長比例約為9%,
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當前路燈市場規模等情況,同時不難發現,隨著智慧城市的進一步推進以及LED路燈滲透率的提高,智慧路燈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據《2018年全球及中國城市照明市場現狀及趨勢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慧路燈市場規模達38.4億元,我國市場規模7.9億元。預計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推動,2022年全球智慧路燈規模將超過160億元,我國市場規模將突破40億元,并預期智慧路燈將會在2025年前迎來新一輪的爆發,為照明科技產業帶來了巨大商機。
3智能路燈的發展現狀
當前,一場從智能路燈開始的智慧城市建設大戰正在悄悄燃起。廣州市照明建設管理中心總工程師丘玉蓉表示,目前廣州、深圳、上海、南京、蘇州、武漢等地已從去年開始進行智能路燈的建設或示范建設,目前智能路燈的建設正處在高速建設的前期階段。
杜青峰提到,“路燈的發展就處于當年的互聯網時代群雄格局的局面,大家都覺得自己能夠活下去,但是一夜之間好多人走錯方向了。所以說現在不管有多少企業做得多么好,一旦把方向走錯之后就永遠回不來了。”
“國內的智慧路燈目前處在發展的風口,但存在過激的狀態,類似10年前LED的狀態。”黃李奔認為,現階段存在產品過剩,技術過剩,資本過剩,但是整合乏力,場景不夠,所以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功能的實用性,運營落地的有效性、經濟性,商業可靠性等。也就是說模式創新才是當務之急。
談到當前智慧路燈的發展現狀,袁峰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智慧路燈其實已經走過比較多年頭了,從最早的回路控制到單燈控制,再到路燈上嫁接更多物聯網的東西。但是我覺得現在行業有點進入無序競爭,比如低價競爭,市場不是特別的良性,也沒有做得特別好的地方。智慧路燈在全國多個城市街頭亮相,有些城市走得靠前些,有些城市走得慢些,我覺得還是有需求的,還是在一個過程中。
“智慧路燈從單燈控制角度看,現在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基本城市管理對于智慧路燈普遍是接受和積極引入階段。不少早期改造的路燈,也希望能夠加裝類似NB控制器來實施智慧路燈功能。另一方面,智慧路燈對應的管理平臺的功能提上了重要日程,平臺加運維服務被逐漸接受。”歐普照明市場總監王誠也發表了他對目前智慧路燈的看法。
在王海波看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目前智慧路燈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了。以江蘇省為例,各個市區都建立了控制室,同時也建立了一套管理辦法,現在的效率非常高,亮燈率也很高,節電率也有明顯提高。
現在的智慧城市更多是在概念階段,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但是智能路燈卻是相距不遠。陳燕生希望路燈生產企業和智能控制企業能夠有更多的合作,積極開展試點、示范項目,為智能路燈的發展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4智慧路燈推廣中的痛點與突破
毋庸置疑,當前智能路燈要落地依舊有不少痛點尚未解決。歸納來說,無非就是技術和管理兩大話題。
杜青峰認為,從城市標準規劃和建設等科學角度出發,智慧路燈單點技術無法解決綜合復雜的城市問題,但是智慧路燈等集成傳感器的智慧化程度可以定制化解決一部分問題,能落地,能惠民生是重要的考驗。從管理角度來說,運營權屬不清晰容易導致新的問題出現。總之,路漫漫其修遠兮,智慧路燈發展還應該應該上下求索。袁峰也談到,“目前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解決智慧路燈的精細化管理、主動運維能力問題。”王誠則表示,痛點主要是太側重于照明,輕軟件平臺和系統管理,對于業主新管理職能訴求響應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