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的未來發展尚待觀察
摘要: 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OLED)因為具有輕薄、省電、高亮度、高對比度、色彩鮮艷等優點,再加上不需要背光模組,曾一度被視為是夢幻顯示器,但由于OLED的高成本,遲遲無法打入市場,在此情況下,業者對OLED觀望態度。
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OLED)因為具有輕薄、省電、高亮度、高對比度、色彩鮮艷等優點,再加上不需要背光模組,曾一度被視為是夢幻顯示器,但由于OLED的高成本,遲遲無法打入市場,在此情況下,業者對OLED觀望態度。
因OLED具有多項優點,日本品牌大廠Sony,預計2007年底推出OLED電視。而在日本Finetech JAPAN 2007展覽會上Sony展示了11吋與27吋OLED電視,OLED電視畫質表現明顯超越液晶電視和電漿電視,讓目前的2大電視主流相形失色。
雖然OLED電視的畫質表現佳,但好的產品不見得會有好的市場接受度。價格在商業市場中扮演重要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而價格成為了OLED電視無法打入市場的最主要原因。
OLED的成本到底有多高呢?根據市調機構估算,Sony日前發表的11吋OLED電視面板的成本約為700美元,這個價格相當于40吋等級的液晶電視面板售價。因此OLED電視即使有再漂亮的畫面品質撐腰,但想要為市場所接受,降低成本是基本門檻。
友達早期有量產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AMOLED)面板,但目前可說是已棄守該領域,友達董事長李焜耀曾說過:“無論是OLED電視或是SED電視都一樣,成本能否為市場所接受,是最大的問題。”一語道破采用新技術的OLED電視困境。
雖然OLED有成本與技術方面的問題,但在Sony于2007年底推出OLED電視后,預估韓國三星、TMD等公司也將于2009年起,開始涉足該市場,在此情況下,OLED的市場預期將逐漸被放大,市調機構預測OLED電視面板2011年的供應量可達到約300萬片規模,與液晶電視2008年上億臺的市場規模相比,雖然是小巫見大巫,但OLED的后續發展潛力仍值得注意。
富士Chimera綜研預估從2010年以后,由于液晶電視取代CRT電視的換機潮即將減緩,TFT LCD面板全球市場增長率僅剩1%;至于OLED面板的總體市場規模,市調機構則預估每年將保持約25%的成長力道。由相關資料看來,OLED市場未來仍大有可為。
而原先生產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PMOLED)面板到目前已全面轉至生產AMOLED面板的奇晶光電總經理陳哲祥則認為,OLED要追上TFT,在電視方面5年內恐怕不可能,但他認為在2年內,小尺寸的OLED面板將可追上TFT同時與之競爭,形成OLED與TFT并存發展的產業生態。
OLED會不會取代TFT?OLED究竟會成為傳奇?或是成為嘆息?目前市場仍在觀望,結果仍待時間證明。(編輯:ZQY)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