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墻有耳?建湖節能燈產業隔墻有商機
摘要: 西側的這家是日月照明公司,東側的是上海國資委產業轉移項目光達公司。前者以生產節能燈明管為主,后者以生產電子鎮流器為主,兩家的產品正好互為配套,形成了建湖節能燈產業的“隔墻效應”。
兩家企業一墻之隔,產品互為配套,在共用的圍墻上打通一道門,合作就更加緊密,產業集群的隔墻效應使建湖成為節能燈企業的聚集地。
在建湖縣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現象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兩家企業僅一墻之隔,卻在共用的圍墻上打通了一道門,不時有裝滿貨品的板車來回進出。
西側的這家是日月照明公司,東側的是上海國資委產業轉移項目光達公司。前者以生產節能燈明管為主,后者以生產電子鎮流器為主,兩家的產品正好互為配套,形成了產業集群的隔墻效應。
類似日月、光達這樣的配套企業,在建湖還有很多。過去,建湖沒有鐵路,沒有高速公路,為了方便出港,很多企業都把整燈項目建在了上海、廈門等沿海地區。建湖縣經貿委主任崔大凡說,隨著基礎設施的改善,便捷的物流和良好的產業基礎,讓建湖成為海內外眾多照明企業爭相選擇投資的熱土。
光達公司就是上海明凱集團設立在建湖的節能燈具生產基地,該項目總投資8.8億元,一期已形成月產200萬只新型節能燈具生產能力,二期將形成年產8000萬至1億只、銷售收入近7億元的規模。
8月9日,我國第一只燈泡的制造者上海亞明燈泡有限公司總投資5億元的節能照明項目落戶建湖。
要鑄強建湖綠色照明的產業鏈,光靠自身的發展還不夠。節能燈雖小,但一個企業不可能把它的各個環節都做完。進一步把產業鏈"做粗拉長",我們需要著重引進和建設一批龍頭牽引型、填平補缺型和市場拉動型項目。負責引進上海亞明燈泡有限公司項目的豪邁照明科技公司總經理龔仕宏說。
目前,圍繞節能燈產業集群的打造,建湖縣通過以企引商、以商引商等方式引進了上海光達照明公司、紹興奈特電器公司、上海亞明燈泡有限公司等一批行業領跑企業前來投資,吸引了浙江陽光、上海綠源、廈門通仕達等高端投資者落戶,節能燈具行業的前導部隊與小巨人相繼在蘇北水鄉建湖會合。
遠在美國的西雅圖,有8800多家企業服務于飛機制造產業;近在我們的昆山,一臺電腦所有的部件都可以在當地采購或生產。我們并不贊成樣樣都做,那樣做也不經濟,但在綠色照明產業鏈的各個主要節點上,我們都希望有領跑企業的出現!建湖縣發改委主任俞進虎說。
鹽城市發改委主任郭玉生對此表示贊同。市場經濟是由市場決定生產的,所以不害怕企業"扎堆",相反,同業間的驅動性,使人流與物流定向集中,反而更有利于形成規模效應。郭玉生告訴記者,一方面,蘇通大橋的開通、長三角的擴容以及江蘇沿海大開發戰略的推進,為建湖發展節能燈產業提供了良好機遇;另一方面,隨著全球照明行業著名廠商紛紛進入中國,我國節能燈產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期,充分利用國際間產業轉移和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通過規?;瘞优c集群式發展,建湖完全可以實現建設節能燈具之都的目標。
產品評測:嘉程品牌射燈產品評估 |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