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前景無限 亞洲最新動態解析
摘要: 國際業界普遍認為隨著節約能源的需求的日益迫切和顯示應用的不斷擴展,OLED市場必定有無量的前景。
國際業界普遍認為隨著節約能源的需求的日益迫切和顯示應用的不斷擴展,OLED必定有無量的前景。AMOLED市場總額在2007年只有6700萬美元,但iSuppli公司認為,這個數字今年將暴漲為2.93億美元,到2012年將是12億美元的市場,此時增長點主要是在手持小屏幕,于2014年市場將超過45億美元,而那時大屏幕的OLED電視應該是司空見慣。如果iSuppli公司的預期正確,2007年至2014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為82%,且這只是在高端顯示器,沒有算照明或PMOLED。由于成本和產業鏈的關系,實現大規模產業化的國家和地區大多集中在東亞,主要是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
日韓及臺灣地區動態
2008年08月28日,友達光電科技中心證實,隨著OLED材料和工藝的不斷進步,友達正積極評估重新啟動OLED面板研發團隊,預計2008年第四季度會有明確的時間表和人員投入。友達此舉可能是針對奇美集團加碼投資奇晶光電增設第二條OLED生產線的行動。友達光電科技中心副總經理劉秉德指出,OLED在材料上的突破性進展,讓OLED更接近商業化量產。從目前情況看,仍會是小尺寸應用先行,然后再逐步往大尺寸應用走。根據工研院產經中心(IEK)ITIS計劃統計,2008年第二季度臺灣平面顯示器產值達4562.8億元,較一季度衰退5%。其中,中小尺寸面板產值衰退22.8%最大,但是OLED則異軍突起逆勢成長9.2%。
韓國SamsungSDI公司投入OLED領域很早,該公司原本生產PMOLED,但由于PMOLED難以大尺寸化,應用僅限手機次面板,加上價格受到TFT壓迫,獲利困難,因此SamsungSDI轉而大舉開發AMOLED。由于AMOLED需要TFT做背板,雖然SamsungSDI無TFT前段產線,但可得到集團內的三星電子支持。由于SamsungSDI由小尺寸開始量產,因此其產品以2-2.8英寸為主,2008年起并逐漸推出3-8英寸產品,但由于3英寸以上量產門坎高,現階段供貨仍以3英寸以下小尺寸為主。此外,雖然SamsungSDI對外表示,AMOLED月產能有數百萬片之多,不過由于良率等因素,推估實際單月出貨大概在100萬片,這也是一個相當大的規模。SamsungSDI中小尺寸事業產品種類繁多,包括MSTN、CSTN、TFT(模塊)以及OLED,其中占營收最大比重的產品仍是CSTN,其次則是TFT,依未來的發展而言,MSTN及CSTN都是逐漸衰減的市場。中小尺寸的OLED是未來獲利的希望。
除了臺灣地區和韓國的公司,日本的許多企業也紛紛進行聯合,加大了對OLED的研發和投入。包括Sony與夏普在內的十家日本公司,日前已決定與日本產業經濟省合作開發大型OLED面板,希望因此一舉超越南韓與臺灣同業,取得新一代顯示器的市場領導地位,并定下OLED電視將在未來取代液晶電視的長期戰略。東芝公司(Toshiba)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和松下出光興產株式會社(Matsushita)在8月合作成立東芝松下顯示器技術,共同開發新的OLED顯示器,旨在提供高達30倍壽命于目前顯示技術和10%的能耗的高效2.2英寸QVGA顯示屏,用于移動電話。由于使用OLED無需背光,顯示器更薄,比傳統的液晶和等離子顯示器更省電。合資東芝松下顯示器技術公司擁有6成東芝和4成松下電器產業的投資。索尼公司在去年年底推出了全球第一臺OLED電視,產品的壽命約為3萬小時,只有索尼公司的液晶電視壽命的一半。東芝松下顯示器科技稱將在2009年3月對新式OLED面板實現商業化生產,產品將用于手機和其它移動設備。
同時,東芝松下顯示器科技將新設中小型OLED顯示器量產線。為此該公司將進行約160億日元的設備投資,在其石川工廠(石川縣能美郡川北町)內建設新的生產線。生產能力按2英吋換算可達到150萬臺/月,按投入量換算可達到1萬多塊/月。使用的玻璃底板尺寸為460mm730mm0.5mm。預定2009年10月開始投產。據了解,東芝松下顯示器科技此前已經開始進行OLED顯示器的生產,比如2005年開始少量生產3.5英吋OLED顯示器等。此次,該公司通過基于低溫多晶硅技術的驅動電路的形成、有機材料成份的優化以及OLED層的形成技術等,能夠將所生產的OLED顯示器的功耗降至液晶面板的約1/2。公司的目標是2009年正式量產。OLED顯示器今后將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手機和PND等產品,該公司預測2010年度市場規??蛇_約1500億日元。
前景分析
關于OLED取代液晶技術的前景,德國MerckKGaA公司認為OLED和藍相液晶將與現行液晶共存今年備受關注的藍相液晶不會完全取代現有的VA(verticalalignment)模式液晶和IPS(in-planeswitching)模式液晶,三者將共存。他們同時認為液晶技術是永無止境的,且將繼續增長;即使OLED要取代液晶,那也是2030年以后的事。該公司將繼續保持其全球市場份額居于首位的地位,另外將在日本進行混合各種材料來為面板廠商提供符合需求材料的混合制造與開發,銷售額的15~20%將用于研究開發。公司認為OLED擁有自發光、視角大、結構簡單、耗電量小等特點,基本來說,可用以制造出非同凡響的顯示器,所以公司的OLED業務將向顯示器市場集中,同時還將向照明市場進行投資。該公司將通過開發壽命足夠長的材料,爭取躋身于OLED大型企業行列。
三星公司在英國非常重要的消費電子產品部主任AndyGriffiths認為藍光技術只會再存在5年,而三星當然不會放棄它,因此三星并不過分看重媒體播放器,而努力向顯示器,特別是液晶顯示器的繼任者OLED投入。2010年是公司從液晶顯示器過渡到OLED的關鍵一年。他們的目標是到2012年推出了一系列OLED電視。之所以是2012年,并非由于生產成本的問題,而是想盡藍光之利。在三星看來,推出OLED技術是一個偉大的故事,而不是純粹的商業行為。但業界人士認為藍光5年壽命的估計有些激進藍光才剛慢慢趕上高清電視而變得負擔得起。到2010年,如果OLED大屏幕電視進入市場,肯定會需要幾個月或一年的時間才能被消費者所適應,而那時人們可能剛剛習慣了購買負擔得起的液晶顯示器為基礎的高清晰屏幕。
OLED市場將增長、發展、鞏固和成熟。iSuppli公司預計將有大量關于許可證、專利共享和交易、以及爭端和采取法律行動發生。柯達公司或一些新的大公司進入這一市場可能會因為專利組合而購買通用顯示,除非純粹的研究機構現在就介入這個有商業成功機會的角逐。
OLED發展步入關鍵期 未來20年必熱 2008-10-21
海南廣用太陽能 可抵51個三峽電站 2008-10-21
節能燈年:13家企業雄起第一陣營 2008-10-21
商業照明市場分析:跨入大眾品牌 2008-10-21
廣交會觀察:照明為經濟危機所累 2008-10-21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