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巨頭積極布局 OLED開啟照明新時代
摘要: OLED在顯示方面的應用表現搶眼,其照明創新應用也不遑多讓,OLED照明由于輕薄柔軟、透明特性,適于大面積、情境照明,而從西門子、Frauhofer、IPMS、飛利浦(Phillips)、歐司朗等國際大廠相繼投入該領域研發,可嗅出OLED照明背后所蘊藏的龐大商機。
OLED在顯示方面的應用表現搶眼,其照明創新應用也不遑多讓,OLED照明由于輕薄柔軟、透明特性,適于大面積、情境照明,而從西門子、Frauhofer、IPMS、飛利浦(Phillips)、歐司朗等國際大廠相繼投入該領域研發,可嗅出OLED照明背后所蘊藏的龐大商機。
自清華大學/北京唯信諾2000年首次推出2.7英寸PMOLED,2003年,清華大學完成了OLED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生產技術的集成,實現了OLED屏幕以及模塊的小批量生產和銷售,宣告我國軟性顯示器的重大技術突破。透過薄如糖果紙一般的軟性塑料屏幕,可收看動畫影片等創舉,讓人驚艷OLED于顯示器的應用,不過由于OLED具備輕薄、易攜帶、環保等特性,OLED也開始運用于照明市場,進而掀起一波照明的創新應用風潮,從飛利浦(Philips)、歐司朗(Osram)、通用(GE)等照明大廠相繼投入OLED照明技術研發,更突顯了未來照明市場勢必出現革新。
滿足高度照明需求 發光效率/使用壽命成發展重點
以美國太空總署夜晚的空照圖為例,空照圖中顯示的亮點為人造光源,而美國、日本與中國都可以發現擁有許多亮點。以美國為例,電力消耗占有美國整體能源供應三分之一,其中照明占電力的比重約是五分之一,也就是照明需求在整體能源供應上占了十五分之一。
又以消耗能源比重來看,美國空調耗電比重最大,其次便是照明。同樣地,我國地處溫帶/亞熱帶,一般建筑物夏天空調需求大,空調耗電比重居能源供應首位,照明位居第二,占了21.5~30.5%耗電比重,從上述數據觀察,不難發現照明耗電量之大。
為節省能源消耗,高發光率與長壽命照明工具顯得更為迫切,回顧以往燈泡使用往往無法符合需求且容易燒壞;而目前普遍使用的熒光燈管又因為屬于線性光源,無法提供大面積且均勻的照明光源。此刻,具備輕、薄、軟、透明等特性的OLED照明變成為適合大面積照明、擁有均勻亮度的照明新寵。有別于發光二極管(LED)及熒光燈,OLED可以調整亮度與顏色,且相當適于情境照明。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