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噴發展趨勢下 中國LED產業何枝可依?
摘要: 根據IEA(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全球人工光源共使用2651兆瓦小時(Twh)電力,占全球總發電量19%。
今年的光亞展上,LED 參展商數量出現井噴,而產品種類也比去年豐富很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飛利浦、歐司朗、GE、東芝照明等跨國巨頭以及三雄·極光、華藝集團、東林電子等國內品牌紛紛加入LED 的爭奪戰中。然而,作為LED 生產和應用規模日益增大的中國,除了需要注重芯片研發,還要關注標準制定工作,甚至LED 配件的生產。
上游芯片逐漸得到關注 廣東最大LED芯片生產和研發基地落戶廣州
今年,國家大力提倡低碳、節能,而作為時下最流行的節能環保光源產品LED,絕對是今年照明燈飾行業最火的名詞。近日,廣東省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LED 芯片生產和研發基地在廣州市南沙區伶仃洋畔奠基。廣州市副市長、南沙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陳明德,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區長羅兆慈等200多人出席了奠基儀式。
據了解,該基地建成后,預計產值將達2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上交利稅1.05 億元,吸引和培養半導體高科技中高級生產管理人員約180 人,解決就業機會約1600個。一舉超越深圳、東莞、江 門、古鎮、小欖等LED 產業基地,成為廣東省最大的LED 芯片生產和研發基地。這也充分表明,在國家大力提倡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政策影響下,LED 行業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
標準制定還需加快速度 跳出“產品自已做,標準別人定”的被動局面
今年8月,美國能源部(DOE)對LED 燈具能源之星標注確認后將正式生效。而根據我國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發布的統計數據,2009年中國照明用LED 產值已達75億元。面對半導體照明產業的巨大商機和令人鼓舞的發展前景,各國都在積極制定LED 照明燈具的相關標準,以期在新一輪的節能照明產品技術變革中爭取先機。然而這方面的標準化工作,中國已經逐漸落后于美國。目前美國的能源部(DOE)、環境保護部(EPA)正在借助“能源之星”項目,大力推廣適合自身的產品標準,在美國技術優勢和巨大市場的吸引下,其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如果任由此種狀況持續發展,中國的半導體照明燈具制造產業將落入“產品自已做,標準別人定”的被動局面。如果再想追上去,將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所以加快標準化工作刻不容緩。
在此情況下,國家相關部門已開始加快LED 照明產品規格的標準化制訂工作,2009年和2010年相繼發布了GB、GB、GB等4項有關LED 燈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和GB/T、GB/T、GB/T24825等7項有關LED 燈的推薦性國家標準。
配件制約已成國際瓶頸 高品質的產品產能仍然尷尬
據國外媒體報道,由于目前液晶電視和照明用LED 以及其配件嚴重短缺,三菱化學、東芝等日本家電企業紛紛擴充其LED 產能。三菱化學計劃投資70億日元擴增原LED 生產線產能,預計到2015年時LED 產能將提升至現在的6倍。
夏普日前宣布,今年將在福山工廠大量生產 液晶電視背 光及LED 照明用藍色 LED 晶片。到2011年,夏普福山和三原兩個工廠藍色LED 晶片年產能可達到50億個。全球LED 大廠豐田合成計劃,到2012 年實現LED 年產能翻番,從現在的50億個倍增至100億個。國際情況如此,我國LED 企業也應有所警覺。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