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中國大型LED封裝企業缺失
摘要: 中國目前是LED的封裝大國,占全球封裝產量的70%。然而,中國LED封裝企業非常分散,有近2000家封裝企業,缺乏能與國際巨頭抗衡的大型企業,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上市公司。
中國目前是LED的封裝大國,占全球封裝產量的70%。然而,中國LED封裝企業非常分散,有近2000家封裝企業,缺乏能與國際巨頭抗衡的大型企業,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上市公司。
深圳雷曼光電總經理李漫鐵認為,國內外在封裝領域技術差距正在縮小,因為應用領域的機會在不斷增加,企業的規模效益正在增加,新興品牌正在形成。他進一步表示:LED 封裝是 LED 產業的一個重要環節。有些觀點認為封裝環節沒有技術含量,這是完全錯誤的。目前國內尚無上市的封裝企業,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封裝的知識產權壁壘小,中游封裝企業有利于向上下游擴張。
深圳聚飛光電董事長邢其彬也指出,做得好的封裝企業需要非常高的技術實力,其實封裝技術的含金量不亞于芯片生產,比如如何解決LED散熱,如何降低LED的熱阻,如何增加LED出光效率,如何增加LED的可靠性等。他說道。據深圳LED產業聯合會數據,聚飛光電是近年來發展非常快的一家深圳封裝企業,已成為國內中小尺寸背光廠中最大的側發光LED供應商,市場占有率近20%。
按照美國LED技術協會和能源部的數據顯示,LED照明系統中效率最低的部分在封裝環節,僅為30%多,而LED驅動、熱效率和固定裝置&光器件的效率均已超過90%。同時微晶先進光電(晶科電子廣州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肖國偉也指出,封裝成本是整個系統成本中的瓶頸,他解釋:當外延芯片技術提升后,芯片成本迅速下降。但是分立式芯片后端工藝、傳統封裝工藝成為系統成本的瓶頸。
由此看出,LED封裝環節對技術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邢其彬解釋,對于LED封裝企業來說,我們的核心技術包括采用光學仿真及熱流仿真快速優化引線框架(支架)結構,應用光反射結構和工藝專利技術,最大化提高發光效率及降低熱阻,高效地將LED發射的光線射入到導光板,減少顧客使用的LED燈數量,節省成本20%~30%;采用關鍵技術在不降低亮度的情況下,LED的顯色指數達到85以上,彩色還原性極佳;在封裝階段,嚴格選料,正確合理設置設備的關鍵參數,采用新型注膠工藝,最佳化搭配芯片與熒光粉、控制熒光粉的沉降速率變化及點膠后靜置時間,白光產品客戶符合率能達到96%以上,快速滿足客戶對色區和亮度的個性化需求。
其中,側面發光二極管020、010產品是目前背光源的主要器件。制作精度高、顏色均勻性控制難度大,是高附加值的LED產品。通過我們調查,具有能力大規模封裝高性能的020、010產品的國內企業目前只有聚飛光電。目前,聚飛的側發白光020、010產品得到了中興通訊、比亞迪、信利、深圳帝光、江西聯創等客戶的一致認可,正在以高的性價比替代國外三星、日亞及臺灣同類型產品。邢其彬說道,以三星為例,三星的一個色區相當于聚飛3-4個色區。所以我們產品良好的一致性提高了客戶的使用率,從而降低了客戶產品材料成本,廣受客戶好評。
在小尺寸市場獲得成功后,聚飛光電的下一個目標顯然就是大尺寸的液晶電視。去年底已率先在國內同行中完成了應用于26-46英寸LED TV上使用的5630 LED小批量生產,在x0.25和y0.22坐標下,發光效率在65LM/W以上,電視色飽和度在80以上。在室溫150mA下點亮1000小時,光衰小于5%。2009年7月他們研發成功的1W LED熱阻在5℃/W以下,未來將可大批量應用于照明及50英寸以上LED TV。
得益于2009年中國手機市場的好行情以及聚飛光電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他們09年銷售額近2億元人民幣,SMD LED封裝產能約為1.2億顆/月。這在中國LED封裝行業已屬佼佼者。然而中國目前封裝行業的平均銷售額在幾百萬至2億元之間,這與海外主流的封裝企業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目前全球LED封裝的前五大廠商為日亞、Cree,三星、Lumileds以及臺灣億光,其中臺灣億光專注于封裝,是SMD LED封裝行業的老大,是LG、夏普、三星等LED液晶電視廠商的主要供應商,月產能約為10億顆,年銷售額近3億美元。臺灣第三大SMD封裝廠商東貝的產能也提升至5億顆/月。由此看出中國LED封裝企業與海外企業的差距。
但正是這種差距隱藏著巨大的機會,在LED液晶電視、室內照明市場真正大規模啟動后,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應用市場,必將為本土的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像其它成熟市場一樣,中國LED封裝市場的格局一定會發生重大的改變。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