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行業即將打響細分領域爭奪戰
摘要: LED照明行業發展至今,無論是“指點江山”的專家學者還是整合傳播的行業媒體機構,抑或是追求綠色GDP的各級官員們都應該清醒意識到,盲目上馬LED產品,市場需要什么或者不需要什么都竭盡全力盲目跟風生產,只會導致企業自身生產管理混亂,找不到市場發展定位。
“LED被做爛,不在于這個產業不好,而是‘人為’的結果。沒有一個主業的企業,不死才怪。”——李盛遠。
“LED照明企業的發展已經到了亟待明確定位的時刻,盲目跟風,不如求思求變,誰先瞄準細分領域市場,誰就更容易成功。”——劉俊
“惟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安迪·格魯夫
“專注和簡單一直是我的秘訣之一。簡單可能比復雜更難做到——你必須努力厘清思路,從而使其變得簡單。但最終這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創造奇跡。”——喬布斯
近期,眾多LED中小企業無聲無息倒下以及深圳鈞多立企業的倒閉事件給了行業內外痛定思痛的機會,在LED行業昂首闊步,抑或苦苦掙扎的同仁們以及“其它光源的鄰居和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估計也不敢輕舉妄動了,熱火朝天的熱鬧景象似乎慢慢遠離,真實的LED行業的發展慢慢隱現。
回歸主業 發展定位亟待明確
雖然,LED產業暫時面臨困境與美國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造成外部環境欠佳有關,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深圳LED產業又開始面臨新一輪的“山寨化”。邦貝爾董事長李盛遠說,現在有人說LED已經被做爛了。做爛的原因不在于這個產業不好,而是“人為”的結果。與企業的誠信、戰略定位和研發投入三個問題有關。現在很多企業,今天看到做顯示屏賺錢就做顯示屏,看到路燈賺錢就做路燈,沒有一個主業,“這樣的企業不死才怪。”LED的關鍵在核心專利,飛利浦一年研發經費5000萬美元,深圳所有LED企業的研發經費加起來恐怕都沒有這么多。
資深照明行業人士、光亞網絡銷售總監劉俊亦對記者表示,目前LED照明企業的發展定位亟待明確,盲目跟風,不如求思求變,誰先瞄準細分領域市場,誰就更容易成功!
縱觀我國LED照明市場的發展,最先激活的是戶外大角度照明,而隨著“十城萬盞”的不盡人意,從今年開始,LED照明市場又大規模舉進室內領域。由此也可以窺見,企業一窩蜂的趨之若鶩,搶著上馬,前景自然堪憂。
國內大型LED照明企業華燁集團就遇到類似的困境。2008年,深圳華燁集團投資5億元建設了“LED節能照明產業基地”,并建立了華燁LED照明研究院,是國內較早進入LED照明恒流電源、節能照明、光源研發及應用的企業。其業務涉及公共戶外照明:LED路燈,LED隧道燈,LED礦燈,LED庭院燈,LED太陽能路燈,LED高桿燈。行政辦公室照明:LED日光燈,LED筒燈,LED射燈。民用照明:LED燈燈泡,LED臺燈等,LED各種電源設計和生產開發加工;LED照明燈具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等。總而言之,產品可以廣泛應用于道路、景觀、商業空間等各種場合。
然而,短短幾年,華燁集團投資的LED照明事業開始銷聲匿跡。當然,一個企業的成敗,存在很多關鍵的因素,然而,其盲目上馬多個項目,沒有清晰定位自身,是其失敗的原因之一。
記者曾專訪LED顯示屏領域的一佼佼者企業,其在涉及LED照明市場時,并沒有對自身的優劣勢進行辨證分析,市場需要什么產品,就馬上接單,進而想盡辦法生產出來以獲取微薄的利潤。半年后,該企業領導層漸漸發現,盲目跟風生產,最終只會導致失去自我。當提及該公司做得最好的產品或者在哪個領域相比同行會更有優勢時,其只能道出淺顯而毫不競爭力的優勢。一個能在LED顯示屏領域站穩腳跟并取得卓有成效的企業,一定有其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在進入另外一個領域的同事,假若不能好好發揮核心競爭力,找到發展定位,那么離成功只能越來越遙遠。不過,記者欣喜看到,該企業已經重新調整戰略,正在苦練內功,行業也期待這個實力企業的再次發力。
然而,行業中諸如該顯示屏企業的盲目上馬LED照明產業的可謂數不勝數,但能停下來仔細分析自身優劣勢,尋找適合發展之路的企業卻是少之又少。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