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詠華研究OLED照明榮獲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
摘要: 任詠華積極研究將發光功能分子材料,應用于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中,以期達到只需要數瓦電力便可使電燈發亮,較現時逾200瓦的電力大大減低,從而達到節能效果。她亦憑多年來出色研究,獲港大頒贈“卓越研究成就獎”,獲得300萬元支持未來3年的研究經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3日晚在其位于巴黎的總部舉行2011年度有“女版諾貝爾獎”之稱的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儀式。四十七歲的香港大學化學系主任任詠華教授和另外4位女科學家共同獲得這一獎項,成為繼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李方華和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系葉玉如教授之后,第三個摘得該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2011年是國際化學年,也是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00周年,因此“婦女與化學”是此次評選的主題。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集團聯合設立。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1998年設立,每年評選出5位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杰出女科學家,表彰她們通過開創性工作,為解決重要科學問題所作的貢獻。該獎最初只針對生命科學領域,獎金為每位獲獎者2萬美元。從2003年開始,評選領域擴展到其他科學領域,獎金也增加到每位獲獎者10萬美元。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方華教授和中國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葉玉如分別在2003年和2004年獲得這一獎項。
任詠華因在發光材料和太陽能創新技術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而獲獎。任詠華積極研究將發光功能分子材料,應用于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中,以期達到只需要數瓦電力便可使電燈發亮,較現時逾200瓦的電力大大減低,從而達到節能效果。她亦憑多年來出色研究,獲港大頒贈“卓越研究成就獎”,獲得300萬元支持未來3年的研究經費。她稱固態照明有很多優勢,“傳統鎢絲燈會將很大一部分電能轉化為熱能浪費掉,但涂上分子功能材料的白OLED燈管則可大大降低這種無謂的消耗,將電能高效轉化為光能。與一般的鎢絲燈相比,使用相同電量,白OLED燈比鎢絲燈更光亮,而同樣的亮度它則比鎢絲燈維持時間更長。”她舉例說,一盞八瓦的白OLED燈與一盞六十瓦的鎢絲燈,其亮度完全一樣。目前,任詠華的分子功能材料未投入市場。她表示,今次獲獎的十萬美元獎金將繼續用于研究,“價格及壽命問題還有待解決,我會找出更便宜、更普遍的金屬,合成效能更高的分子功能材料。”她希望這些研究能對人類有影響力,有益處,而非只是牟利。她說,能源短缺、環境污染是全球面對的首要問題,希望自己的研究可為節能科技帶來重大突破,造福香港社會乃至全人類。
任詠華原籍廣東鶴山,出生于香港,1988年獲得了香港大學博士學位。2001年12月,任詠華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653名中科院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2005年,任詠華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的二等獎。任詠華在幾本國際知名的化學雜志擔任編委,還曾經是首位獲英國皇家化學會百周年講座獎及獎章的華人。
任詠華對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家人、學生、學校和政府表示了感謝。她說,男性和女性在科研方面沒有差別,只要熱愛自己的事業、肯奉獻、有決心,就能獲得成功。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