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照明停止普通白熾燈生產
摘要: 為了對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作出貢獻,東芝照明技術株式會社于2010年3月17日起停止其持續(xù)了120年的起家業(yè)務之一的普通白熾燈的生產。據東芝照明的概算,停止此類產品的生產,估計每年可減少排放43萬噸(與2008年相比)二氧化碳的排放。
為了對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作出貢獻,東芝照明技術株式會社于2010年3月17日起停止其持續(xù)了120年的起家業(yè)務之一的普通白熾燈的生產。據東芝照明的概算,停止此類產品的生產,估計每年可減少排放43萬噸(與2008年相比)二氧化碳的排放。
1890年,作為東芝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藤岡市助設立了「白熱舍」,開始生產日本第一批白熾燈,當時日產量只有10只。在東芝白熾燈事業(yè)最鼎盛的時期(1973年),年產量達到了7800萬只,至今累計生產白熾燈40億7000萬只。
石油危機后人們的節(jié)能意識提高,東芝照明以此為契機,于1980年開發(fā)出了全球首款燈泡型熒光燈(球形)。為了使燈泡型熒光燈不斷取代普通白熾燈,東芝照明一直致力于其小型化、節(jié)能及長壽命等性能的提高,并在2000年前后開始減少普通白熾燈的生產。近年來,為防止全球變暖,并應對日益增長的節(jié)能需求,東芝照明在2007年推出了達到實用亮度的LED燈泡,加快了白熾燈被取代的進程。
作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之一,東芝照明于2008年決定停止普通白熾燈的生產。并且,東芝照明比原計劃提前1年,即在2010年3月17日,停止了此前在鹿沼工廠生產的103種普通白熾燈(部分特殊燈泡除外)的生產。根據東芝照明的概算,與一年出貨約2000萬只(包含進口部分)白熾燈的2008年相比,估計每年可減少排放43噸二氧化碳。(注)
現在的LED燈泡和燈泡型熒光燈難以取代的小型氪氣燈泡、鹵鎢燈泡及反射型燈泡等目前還將繼續(xù)生產,但今后也將會加速以LED照明為首的替代商品的開發(fā),以早日取代白熾燈。
注: CO2排放系數為0.39kg/kWh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