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進入普通照明主流應用領域 前景幾何?
摘要: 開創了人類第一次照明光源技術革命的白熾燈,目前面臨著勢不可擋的“下崗”危機, 作為節能環保壽命長的第三代照明光源,LED能舉起改朝換代的大旗,進入普通照明主流應用領域嗎?
在開創了人類第一次照明光源技術革命的白熾燈面臨 “下崗“危機的同時,一則廣州中秋燈會的新聞讓人眼前一亮:
日前,在廣州中秋燈會上,主辦方首次采用大量LED發光材料,本次燈會展出了20組具有“聲、光、動”效果的大中型燈組。
主辦方介紹,在往屆燈會上,白熾燈用的比較多,非常耗電。而今年燈組在表現形式上,大量采用高效、節能的LED燈,總數占了總燈飾的80%。其中坐落在文化公園中心廣場中部的“迷你廣州塔”,這個迷你廣州塔高度為6.5米,是本次燈會最高的燈組,由過千盞LED發光材料構成,能夠像真正廣州塔一樣變換色彩,是本次中秋燈會最大的亮點。
開創了人類第一次照明光源技術革命的白熾燈,目前面臨著勢不可擋的“下崗”危機, 作為節能環保壽命長的第三代照明光源,LED能舉起改朝換代的大旗,進入普通照明主流應用領域嗎?
白熾燈功成身退 LED照明受熱捧
日本早在1998年就開始實施“21世紀光計劃”,美國在2000年開始推進“國家半導體照明計劃”,歐盟也同年啟動“彩虹計劃”,目的都是要推動LED照明能夠替代白熾燈、熒光燈,盡早進入普通照明領域。
近些年來,LED照明產業在我國也發展得如火如荼,其產品的應用空間也在不斷擴展,從道路照明到景觀照明、商業照明、交通照明、汽車照明,再逐漸延伸到普通照明領域,發揮出巨大的市場活力。
在發改委公布《中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征求意見稿)》中,整個白熾燈淘汰過程有了具體的路線圖: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依據能效標準,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光效低于能效限定值的低效鹵鎢燈;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
與傳統光源比較,LED燈比節能燈節能80%。據了解,1個5瓦的家用led球形燈泡,可以替代1只11瓦的節能燈,一盞90瓦LED路燈的照明效果相當于一盞250瓦高壓鈉燈。節能燈以其更低的能耗、更長的壽命、更好的光效性能、9伏電池夾的應用,替代了傳統白熾燈。但不為人們所熟知的是,受制于工藝需要,節能燈燈管中含有重金屬汞,一旦燈管破損,汞進入環境,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而LED燈不像節能燈具有有汞污染,不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符合節能環保理念。
同時,隨著稀土價格的暴漲,熒光粉價格直線上升,使得節能燈技術的經濟性受到很大影響。相對而言,LED技術的成本劣勢大大縮小,而技術的改進使其在使用壽命、可靠性和光強方面均大有提升,因此,在市場的極大利好下,LED產業近期受到熱捧。
LED進入普通照明仍存隱憂
LED照明產品雖然市場前景可期,發展前景一片光明,但它真能用短短幾年的崛起,就替代白熾燈執掌了一個多世紀的江山嗎?作為新興光源,LED要想進入普通照明領域,還存在哪些隱憂呢?
LED燈泡至少需降到人民幣30元才能在本土市場立足?
LED光源具有壽命長的優點,可使用25000小時,光衰后亮度仍然可以達到傳統全新燈管的光效。并且家用LED燈具無頻閃、無輻射、無鉛、無汞。LED照明打開民用市場的最大障礙在于它高于百姓承受的價格。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希維曾表示:當前LED照明普及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價格壓力,其次是單位流明的功耗比。目前大陸5W LED燈泡的售價為白熾燈的20倍、節能燈的4倍以上,為消費者較難接受的價格,且缺乏完善標準及核心技術,恐將影響LED燈泡的普及性。LED燈泡與節能燈相比,具有壽命較長、演色性表現較佳且不易造成環境污染等優點,是否能降到適當的價格,是影響其普及的最大關鍵。大陸業者認為,LED燈泡至少需降到人民幣30元,才有辦法在市場上立足。
從晶片到封裝各個環節,必須采取多樣措施,如添加紅光晶粉、發展高壓LED等,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預測,今后高壓LED將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目前75W與100W照明產品的替代品也將陸續登場。塑料電池盒也是廣泛應用,一直阻礙LED照明產品進入通用照明領域的價格問題,有望在未來五年內得以解決。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