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驅動電源競爭加劇 市場分化嚴重
摘要: 曾經被視為LED照明燈具壽命短板的驅動電源,因為利潤及所占照明燈具成本較高,受到很多LED照明企業的追捧。現如今,這一現象正在悄悄發生改變。
事實上,國產電源也開始逐漸走向國外市場。茂碩電源在2012年上半年財報中提出,將積極開拓海外電源市場。“大功率LED電源市場格局日益穩定,國產電源很有可能是中國LED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有力武器。”華普永明總經理陳凱如此表示。
而記者在對LED路燈應用廠商做問卷調查時,95%以上的企業均表示,更傾向于購買一線電源品牌。“大功率LED電源技術含量高,門檻相對較高,這一格局將很難打破。”張華建認為,電源是LED路燈的短板,路燈廠商都特別謹慎。作為LED路燈的關鍵配件,電源一旦出現問題,就意味著需要耗費較大的維修成本。
GLII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目前有300多家LED驅動電源生產企業,其中九成以上主營產品是小功率LED驅動電源。今年以來,政府相關部門陸續出臺的LED室內照明補貼政策,也為小功率LED電源市場打了一支興奮劑。
“小功率電源技術含量較低,進入門檻也相對較低。”陳凱表示,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希望參與到這一市場中來,包括許多傳統電源企業,家電廠商,以及LED照明企業等,期望能夠在LED照明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目前,萊福德、可力克、天寶、晶辰、華耀電子等作為國內小功率電源的代表企業,因其產品線齊全、具備一定品牌知名度,在中小功率電源市場亦占有較大份額。
而國內的傳統家電廠商,TCL、創維、長城等均有涉足小功率LED驅動電源市場。“由于原有的電源技術支持,使得這部分企業在LED電源領域中可以很快上手。”睿德電子銷售人員晏卿表示,作為中興通訊的子公司,睿德電子從2011年開始研發全系列LED燈具的驅動電源。“當初是看好LED照明的市場前景,才開始涉足LED電源。”
由于應用市場需求增長低于預期以及競爭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小功率LED驅動電源市場的銷量并不樂觀。尤其是受到海外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部分企業的LED電源銷售額還呈現大幅下滑的趨勢。
以傳統電源企業臺達電子為例,以往臺達電子90%以上的LED電源業務都是提供海外ODM業務,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持續,臺達電子開始將目光轉移到國內市場。據臺達電內部人士透露,從2010年開始,臺達電子就已經將LED電源工廠搬至安徽蕪湖,2011年其LED電源銷售額為6千萬美金。
除了歐美、臺灣等傳統電源大廠紛紛轉移到國內市場,海外訂單的減少以及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導致諸多國產電源企業開始被迫走低端路線。
GLII此前公布的LED驅動電源報告稱,過去國內企業的海外訂單多以中高端LED電源為主,這類產品毛利率普遍在30%以上,而今年只有20%左右。相比較而言,國內市場低端電源的毛利率僅為10%左右。“低端電源產品,正常情況下壽命保證一年時間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遇到雷擊閃電等突發事件時,這些產品就很難達到要求。”晏卿對記者坦言。
魚龍混雜的室內照明中小功率電源市場,也讓部分照明企業選擇自建門戶。“市場上的電源價格雖然便宜,但是很多產品的壽命沒有保障。”聚作實業董事長肖靈對記者表示,自己選擇生產電源,一方面是為了節省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靈活根據照明燈具的創新設計來研發相應的電源產品。
除了產品功率上的差別,如何研發出適合不同燈具應用的驅動電源產品被很多企業看作是市場細分化的機會。
過去在傳統照明行業,節能燈、筒燈、吊燈、射燈等都有相應的配套電源,而針對某些細分照明領域,企業還會生產相應的電源。
“目前LED電源產品細分化并不明確,只有在戶外和室內上有相應的參數及結構區別,并沒有針對某個細分領域做專門的設計和研究。”陳凱表示,LED照明產品相對傳統照明更為復雜,技術要求更高,理應更講究專業化分工。未來LED電源市場也必然會借鑒原有傳統照明的模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