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擴產不研發 LED照明變盤征兆
摘要: LED產業近年來迅速升溫,但隨著資金集中涌入,很多擴產后遺癥正開始浮現:核心芯片上受制于人、忽視應用技術的開發、產業供過于求……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忠順認為:LED照明產業在經歷了“投資大躍進”之后,“洗牌”初現。
今年6月即將在廣州舉行的國際照明展,展覽面積比去年擴大了10%,但企業數卻減少了35%——這個變化讓會展的主辦負責人胡忠順思考了很多。
胡忠順是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2002年開始涉足照明行業,他所負責的“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照明及LED展。2011年,有2963家企業參展——但這一數字,在今年銳減為2300家。“我做這個行業10多年了,這是第一次出現這個情況,尤其去年拿下幾百平方米特大展位的有些企業,今年甚至缺席了。”胡忠順對記者說。
LED產業近年來迅速升溫,但隨著資金集中涌入,很多擴產后遺癥正開始浮現:核心芯片上受制于人、忽視應用技術的開發、產業供過于求……
胡忠順認為:LED照明產業在經歷了“投資大躍進”之后,“洗牌”初現。
不肯向上
2011年國內共有7家LED行業企業在A股市場實現IPO,累計融資金額為36.25億元。
光亞照明研究院的報告分析稱,以上7家上市公司都集中在中游的封裝以及下游的應用環節。這些企業雄心勃勃,所募集的資金無一例外地用在了產能擴建項目上。
LED行業的IPO大潮將在2012年繼續上演。目前,這一行業已有至少9家企業在排隊等待上市。這些擬上市企業逐漸由外延、芯片、封裝、應用等產業鏈主要環節向輔助材料、設備等方向延伸。
但一個現實的情況是,目前中國LED照明產品的芯片主要從美國、日本、中國臺灣等地進口。全球范圍內,高性能芯片主要掌握在豐田合成、科瑞、飛利浦、西鐵城等六家企業手中。
在一個LED燈生產中,芯片采購占去成本多大比重?“如果采購免責芯片,大約是總成本的50%。”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李曉說。
LED芯片是LED照明的核心材料,但國內相關技術和產業仍處于孵化期。一位國內LED企業負責人透露稱,目前已上市10家LED企業募資超過60億元,其中超募資金就有30億元,超募資金多趴在賬上。“這些上市公司大多處于LED產業鏈末端,融到的資金并未用來技術升級或是開發核心技術。LED企業上市融資帶來的直接結果很可能是產能過剩。”上述人士稱。
企業如此選擇亦為不得已。李曉表示,即使作為中國目前LED應用最大企業的京東方,暫時也沒有向上游做的想法。
“因為第一需要艱苦知識產權談判,第二需要大量資金,第三需要很復雜的設備。上游的技術壁壘、資金壁壘太大。”李曉稱,以后京東方也會尋找和上游之間合適的合作,但不會貿然獨自向上游進軍。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