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人士看“十二五”半導體照明5000億畫餅
摘要: LED行業曾被指為“第二個光伏產業”,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該行業的景氣度持續低迷。事實上,對于半導體照明行業而言,“2015年國內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是個頗有躍進意味的目標。
已然定調的5000億規模目標,昭示著LED行業公司的逆襲夢。
7月12日,年初至今跌幅超20%的LED板塊集體泛紅,被本報記者納入統計范疇的20家主要行業公司收獲2.5%的漲幅。其中,瑞豐光電(300241.SZ)封于漲停,勤上光電(002638.SZ)漲幅5.26%,鴻利光電(300219.SZ)漲了5.06%,三安光電(600703.SH)漲幅也達3.84%。同日,上證指數微漲0.46%。
此前一天下午,科技部網站發布《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
“雖然相關征求意見稿5月份已出來,市場對規劃的出爐早有預期,但正式公布之后仍然對市場起到提振作用。半導體照明板塊長期看好,但目前基本面還是困難,行業處于低景氣狀態,短期難見機會。”7月12日,華寶證券分析師吳炳華告訴記者。
與基本面相對應,該行業板塊走勢長期低迷。據記者統計,從2012年年初至7月11日,前述A股20家相關行業公司跌幅多達25.47%,同期大盤跌幅為5.56%。
5000億大餅
國家推動全國性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半導體照明行業備受政策支持。
5月28日,作為國內大部分LED企業所在地,廣東省推出LED照明應用方案,全省所有由政府財政或國有資本投資建設的公共照明領域,一律采用LED照明產品,其扶持力度遠大于此前國家對節能照明產品的補貼政策。
“在經濟低迷的時候,各級政府明確支持這一行業,企業就有信心大膽往前走。但目前市場不好,企業也難以一下子把業績做起來。”勤上光電董秘韋莉告訴記者。
事實上,對于半導體照明行業而言,“2015年國內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是個頗有躍進意味的目標。
可供對照的是,根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提供的數據,2011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還只有1560億元。這意味著,在未來三年多的時間內,該產業規模需3倍多于去年的數字。
“5000億元這個規模目標真不一定能達到,但至少說明了一點,就是國家對這個行業足夠重視,這本身就很重要。”7月12日下午,一位行業分析師對記者稱。
瑞豐光電董秘王玉春則告訴記者,“這個規劃蠻有力度,作為行業的公司不能不努力了,我今天才在跟我們董事長說,公司一定得爭取成為2030家掌握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之一。”
在王玉春看來,規劃明確的表述中“十二五”白光LED產業化光效達到(150-2001m/W),成本降低至1/5,芯片國產化率達80%每一點的實現都頗有難度,企業壓力不小,例如日本的白光LED產業化光效目前也僅能達到1501m/W,而瑞豐光電這一數據目前為120-1301m/W。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