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國LED十大熱點“負”事件
摘要: 回顧2013年,LED產業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跌宕起伏、熱點不斷。先有政府的“十二.五”政策的廢止,后有企業涉嫌造假、科技部部長落馬、老板跑路、企業倒閉等負面事件,這些負面新聞的陰霾籠罩著整個LED產業。
因此,上述諸項費用,在逐年分攤計入當期損益時,雖然會降低凈利潤額,但并不會減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德豪潤達近三年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估測為資產減值、折舊與攤銷、處置長期資產與財務費用等項目總額共6.97億元,加上凈利潤之和,即14.47億元。
八、佛山照明再次被財政部“火”燒
在滬深兩市兩千多家上市公司中,作為被財政部直接點名批評存在重大內控缺陷的八家企業之一,佛山照明再一次被“火”燒了一把。
日前,財政部網站今天發布了《我國上市公司2012年實施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情況分析報告》(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由財政部和證監會共同撰寫?!秷蟾妗分信?,2012年,共有224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占滬、深交易所2492家上市公司的比例為90.05%。
九、廣東省LED路燈不合格率達25% 企業黑名單發布
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10月29日公布2013年廣東省LED路燈及光源控制器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25.0%。“SZZT證通”大功率LED路燈、“高迅照明”LED模塊用交流電子控制裝置、“乾暉”LED路燈、“斯科電氣”710型LED路燈等品牌產品上不合格名單。
本次抽查了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順德等9個地區的40家企業生產的LED路燈及光源控制器產品40批次。依據GB7000.5-2005《道路與街路照明燈具安全要求》、GB7000.1-2007《燈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與試驗》、DB44/T609-2009《LED路燈》、GB19510.1-2009《燈的控制裝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GB19510.14-2009《燈的控制裝置第14部分:LED模塊用直流或交流電子控制裝置的特殊要求》、GB17743-2007《電氣照明和類似設備的無線電騷擾特性的限值和測量方法》、GB17625.1-2003《電磁兼容限制諧波電流發射限值(設備每相輸入電流≤16A)》、GB/T17626.5-200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及經備案現行有效的企業標準或產品明示質量要求。
十、LED貪吃“財政鴉片” 恐步光伏后塵
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被查后,四處打探消息的各界人士中,少不了很多LED企業。
李興華與LED產業的關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人們紛紛揣測之后的行業震蕩會有多大。而今年5月,廣州市科信局局長等多名干部被紀檢部門帶走調查。事實上,由于掌握著產業補助資金與科研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德豪潤達,三安光電,雪萊特經費的發放大權,科技信息系統已成腐敗高發區。這一系統與企業的密切關系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與此同時,與腐敗共同滋生的還有各類騙補亂象。審計署報告顯示,安徽省中節能投資有限公司大功率LED綠色照明項目通過虛假申報資料,騙取中央財政節能重點工程投資補助資金990萬元。此外,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騙補345.5萬元,廣東省東莞百分百科技有限公司騙補23.2萬元。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