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增長超35% 我國半導體(LED)照明技術發展的十年路
摘要: 春晚神奇多變的舞臺背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逼真炫目的“畫軸”,水立方如夢如幻的照明系統……當你沉浸于這些美妙絕倫的光影世界時,是否知道這背后體現的是我國半導體照明技術和產業的迅猛發展。
春晚神奇多變的舞臺背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逼真炫目的“畫軸”,水立方如夢如幻的照明系統……當你沉浸于這些美妙絕倫的光影世界時,是否知道這背后體現的是我國半導體照明技術和產業的迅猛發展。
來自科技部的信息顯示,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從2003年的90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近200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35%;我國已成為全球LED封裝和應用產品重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
我國LED芯片技術從無到有,2012年LED芯片國產化率達到72%;硅襯底功率型LED器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下游應用與國際技術水平同步,LED射燈、筒燈、球泡燈等產品平均光效超過60lm/W,較白熾燈節能70%以上;LED隧道燈、路燈平均光效超過90lm/W,節能效果已經顯現;48片生產型MOCVD(LED芯片生產關鍵設備)樣機成功開發。
2009年,科技部啟動了“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試點示范工作。37個試點城市已實施示范工程超過2700項,應用LED燈具超過700萬盞,年節電超過21億度。在“十城萬盞”帶動下,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聯合創新模式,促進了產品集成創新與技術進步。試點城市地方政府紛紛將半導體照明作為調整區域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建成廈門、上海、大連、南昌、深圳、揚州和石家莊等15個產業化基地,初步形成了有一定配套能力的產業集群。
科技部于2003年6月牽頭成立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協調領導小組,緊急啟動“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成立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推動了產學研以及上下游的實質性合作。2012年,依托聯盟籌建了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并建立了“共同投入、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合創新機制。實驗室于今年1月在荷蘭設立海外研發實體機構——代爾夫特研究中心。2010年10月,以聯盟為主要發起者,聯合美、澳、新、荷、韓、印及中國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照明產業,組織成立了全球首家專門促進半導體照明行業發展的非營利性、非政府組織“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它是首個總部設在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聯盟,也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及市場戰略地位的認可。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