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清評擊現行LED資金補貼政策
摘要: 韓明清向阿拉丁照明網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發改委操作方式從客觀上看已經是以偏概全了,甚至已經倒退到連計劃經濟都不如的時代,補貼結果無法保證公信力。那么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怎樣呢?他分兩點解析道,第一,權利要下放,下放到各省各市發改局,做好監督,做好LED企業的監管。
隨著能源危機節能環保意識的提高和LED技術的進步,LED照明產業成為未來電子信息產業新的增長點。在國家利用財政補貼推廣LED照明產品如三部委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政策的刺激下,LED產業規模呈快速增長之勢,特別在LED照明領域前景愈發光明。對此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杭州市亮燈辦韓明清博士發表了個人見解:
沒有享受到國家補貼政策的產品,直接被人為降低了價格競爭優勢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對LED入圍企業的資金補貼政策采取間接補貼方式,由財政補貼給中標企業,再由中標企業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減去財政補貼資金后的價格銷售給終端用戶,最終讓終端用戶最大限度得到實惠。面對這前所未有的產品推廣契機,眾多照明企業紛紛參與投標,這是一個發展LED照明的良機,但同時也是一場硬仗。中標企業能得到政府財政補貼,以低價格銷售LED照明產品,而未能得到補貼的企業則依然要以不具競爭力的價格“死守”市場。值得注意的是,中標企業數量很少,往往是注冊資本高的大企業,而絕大多數的LED企業“落選”。這些企業雖然注冊資本相對較低,但不代表其產品的技術含量就低。這樣的補貼政策,未必讓那些注重技術、產品有技術含量的廠商獲得更好的生機。
LED產品從工廠到用戶手中,往往需要經過激烈的競爭,未獲得補貼資質的企業,在價格上的競爭優勢不復存在。而這些企業為了和有補貼的廠家或品牌競爭,為了彌補價格劣勢,必然會通過降低原材料價格上想辦法,這樣做,有時會以犧牲產品的質量為代價。
國家發改委權利需下放,避免暗箱操作、以偏概全導致的不公平
韓明清認為,一方面國家的財政補貼政策方向是很好的。國家在鼓勵高效率產品發展的時候,通過資金補貼,這是一種很好的措施,可以讓企業先占有市場,獲得肯定,能讓市場和產品穩定起來。特別在中國倡導產業轉型升級的現階段而言。而另一方面,他強調LED照明財政補貼在操作方法上必須“公開、公平、公正”,如果離開“三公原則”,難免會有暗箱操作、以偏概全的嫌疑。“這就只鼓勵了個別投機企業,而大部分老老實實干實事的企業可能沒有獲得補貼,產品的價格比同行要高一倍,導致市場競爭壓力大,這對行業的引導推進不利。”他談道。
國家利用財政補貼推廣LED ,如果離開了“三公”,必然會導致整個LED市場一片混亂,讓好的政策辦不成好事。核心問題就是怎么操作。目前國家發改委牽頭搞的補貼企業篩選,整體的思路還是計劃經濟那一套,高度集權,有而且僅有一個國家部門發改委在牽頭操作。由于行政審批改革滯后,國家發改委在國家部委辦局里,本來就是比較繁忙的一個部門,百忙之中,還要從上萬家的LED企業篩選出補貼對象,簡單草率已是必然。韓明清向阿拉丁照明網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發改委操作方式從客觀上看已經是以偏概全了,甚至已經倒退到連計劃經濟都不如的時代,補貼結果無法保證公信力。那么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怎樣呢?他分兩點解析道,第一,權利要下放,下放到各省各市發改局,做好監督,做好LED企業的監管。第二,服務外包,政府不要管太多事情,外包給有技術能力的認證企業、檢測機構,讓他們去篩選值得補貼的LED產品,政府當好裁判員,做好過程監管,維護公平正義。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