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并購熱潮看LED照明行業“核裂變”
摘要: 伴隨著產業的快速擴張和迎來的替換浪潮,整個LED照明行業從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中逐漸冷靜下來,在LED照明時代來臨的前夕,持續而來的并購潮也在行業內暗流涌動,潮起潮落,新的行業秩序正逐漸確立。
伴隨著產業的快速擴張和迎來的替換浪潮,整個LED照明行業從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中逐漸冷靜下來,在LED照明時代來臨的前夕,持續而來的并購潮也在行業內暗流涌動,潮起潮落,新的行業秩序正逐漸確立。
5月20日凌晨,深圳珈偉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出資1.225億人民幣并購中山品上照明,聲明一經發布,引起業界廣泛關注。事實上,此次收購金額并不算大,在行業也屢見不鮮。在此之前,中京電子2.8億收購方正達、清華同方斥資9億收購真明麗逾50%股份、中京電子2.8億收購方正達等等一系列并購案已經不能簡單看成是個案。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珈偉并購案持續發酵,并被外界所看好,正是完全市場行為下的必然結果。“并購是趨勢,有效整合更加重要”珈偉股份總裁李靂在接受中國照明網專訪時強調,“它符合市場發展趨勢”。誠然,我們從一系列的并購案中不難窺探到整個LED市場暗藏的“洗牌聲”。
國際照明企業搶灘國內市場
此次收購案主角珈偉股份在此前一直耕耘于國際市場,此次并購品上,意在將其品牌、渠道優勢資源整合到旗下,快速切入國內市場。事實上,在國內快速發展的LED市場上,過高的海外市場占比并不明智,國際企業勢必不會錯過這塊“蛋糕”,此時,產品、研發、人才等資源與渠道資源相整合也算順勢而為。前不久,歐司朗宣布無錫后端芯片封裝工廠投產,也正是其推進占領中國市場的具體表現。
供應鏈體系深入變革
隨著渠道建設成本越來越高,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企業開始注重供應鏈采購的多元化選擇,并不斷優化整個供應鏈體系的成本結構,這在愈演愈烈的并購熱潮中可見端倪。德豪潤達入主雷士、投資維美盛景一系列動作,完成了從LED外延片、芯片到封裝再到產品的一體化產業鏈布局,獲得渠道、市場等資源。雷士不僅獲得資金,更獲得上游的核心競爭力,雖時有博弈和摩擦,總體而言,畢竟符合未來資源整合的發展趨勢。如今看來,上下游企業的整合會是終端市場的整合,通過扼住渠道資源,保證上游芯片和封裝企業得以市場,下游LED產品企業得以“根基”。
傳統照明企業式微
LED照明時代的來臨,引發照明渠道分裂,傳統照明品牌經銷商投向新興LED企業懷抱,再加上消費者觀念的轉變,傳統照明企業生存發展的空間越來越逼仄,轉型也越來越困難。與此同時,新興企業在向LED高歌猛進的過程中,渠道建設亟需優質的市場資源。這一系列的因素引發了行業間的并購熱潮,“大魚吃小魚”也就不足為奇,“LED時代不允許小而散的企業存活很久,最終有前途的,實質意義上的就是并購,松散的就是聯盟,這樣的現象今后會是常態。” 上海中照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軍認為這是行業成熟的必然結果。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