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行業如何搶占鐵路照明市場?
摘要: 這兩年地鐵作為公共活動重要空間,在建設照明設施時,地鐵各車站采用多數采用了LED照明方案,不僅可節省大量電費和大量的銅纜,而且還可確保照明質量,同時節省大量的維修費用……
鐵道招標政府主導 EMC困局曾阻礙LED擴展地鐵市場
如今,中國的地鐵數目隨著城市的發展在逐年增多,同步進行的地鐵修建就有將近幾十個城市。但是大部分國內的地鐵照明仍使用傳統的照明燈具,如廣州地鐵,共有八條線,其中公共服務區域領域的照明燈具都有待更換,改造的燈具數量都高達將近兩萬套。而在巴黎這個城市,總共開通了三百多個地鐵站,加上郊區的地鐵站,總共需要更換的照明燈具高達二十五萬個,這兒數目說明地鐵照明的發展潛力是不可估量的。
與歐美國家大規模的商業推廣模式不同,中國大陸地鐵led照明還屬于政府主導下的試探性工程,商業化思路尚不清晰,這給對國內led工程的商業化合作進程造成很大的困擾。
在國外的地鐵照明等大型LED工程項目上,EMC能源合同管理模式承擔了一個重要角色。通過EMC這種新型合作機制,地鐵公司在項目前期不須承擔項目費用,以“零成本”的投資與LED企業展開合作,而LED企業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
作為“舶來品”,EMC模式在中國患上了“水土不服癥”,市場推廣局面難以打開。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EMC模式之所以在中國難以推廣,除了國內對其還不夠了解之外,還存在許多機制上的障礙。”企業與用戶相互信任度低。LED企業在實施EMC項目時會有資金上的風險,它不能確定業主在獲得節能收益后是否能誠信履約、按期支付節能收益。而接受實施照明改造的業主則不能確定LED企業所提供的技術和產品以及公司的服務能力是否過硬。
EMC項目存在融資難的問題。在EMC項目實施前期,LED企業需先期提供大量的啟動資金,而銀行對這種商業合作模式的貸款要求并不認可,導致LED企業融資困難。
國家對EMC模式的稅收過重。由于國家沒有出臺專門針對EMC模式的稅收規范,把LED企業所獲取的節能收益視同一般節能設備銷售商的加價,納入增值稅的規范,導致稅收過重。
以上三方面的機制障礙,給國內LED照明的EMC商業化進程蒙上了陰影,進而放慢了LED照明在地鐵、鐵路照明市場的進程。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