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胡潤百富榜:LED行業誰上榜了?
摘要: 馬云及其家族以1500億元財富,首次問鼎中國首富,王健林退居第二,"大黑馬"李河君財富暴漲近9倍,首次進入前三。LED照明行業有關的富豪的身影,發現有三安光電林秀成、林志強父子,美的集團何享健、何健鋒父子,比亞迪集團王傳福。
昨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4年胡潤百富榜。馬云及其家族以1500億元財富,首次問鼎中國首富,王健林退居第二,"大黑馬"李河君財富暴漲近9倍,首次進入前三。LED照明行業有關的富豪的身影,發現有三安光電林秀成、林志強父子,美的集團何享健、何健鋒父子,比亞迪集團王傳福。
其中三安光電的林秀成、林志強父子財富增長7%,以150億財富全國排名78位,同時也是廈門首富。美的集團何享健、何健鋒父子財富增長17%,以410億財富全國排名16位。比亞迪集團王傳福財富增長48%,以310億財富全國排名第28位。
每個創業者都有不同的艱辛史,而從創業者到富豪,往往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他們年齡各異行業不同,卻又都有著長遠的目光和堅忍的心志,抓住時代賦予的機會,躍上人生巔峰。重溫他們白手起家的創富歷程,領會他們卓有遠見的戰略布局,對后來者而言,仍有其借鑒及啟發意義。
三安光電——林秀成
58歲林秀成是福建泉州市安溪湖頭人。 2007年前是福建三安集團董事長,與其子林志強通過持有三安集團100%股權,現在以成功轉讓股權于福建三明鋼鐵集團,間接持有三安光電49.14%的股權,坐擁 150億元財富。
1951年出生的林秀成出自福建茶鄉安溪,卻是靠倒賣廢鋼鐵邊角料起家,在計劃經濟年代憑借與三明鋼鐵廠的貿易賺得盆滿缽滿。但2002年,國內鋼鐵寒冬開始,林秀成此前就已開始提前布置戰略轉移,2000年,他瞄準了國內LED產業這個空白地段,開始了三安光電駐足LED、外延芯片國產化的破冰之旅;此后又以54%股份入主全國最大烏龍茶廠安溪茶廠有限公司,但因其他原因在三年后撤出。
2004年,林秀成將三安總部從安溪搬遷至廈門,子公司三安電子的業務得到了迅猛發展,并最終確立了以光電和LED為主業。2007年,林秀成看中前身曾是沙市活力28股份有限公司的S*ST天頤,三安集團就此借殼上市。林秀成的產業王國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目前,三安已經建成國內最大、國際一流的光電子產業化基地,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LED生產企業,在國產LED芯片企業中市場占有率超過20%,林秀成也成為國內響當當的LED大王。
2014年上半年三安光電實現銷售收入21.77億元,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6億元,同比增長43.87%,成為了LED上游名副其實的"賺錢王"。
自從去年三安收購美國Luminus,入股璨圓,與陽光照明設立子公司,到今年與聚飛搭檔,攜手首爾半導體,與安信能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再到4月宣布在香港設立全資貿易子公司,將100億項目改遷廈門,再分別與國星光電、南瑞智芯微電子簽訂合作協議,到再增資27億廈門子公司…… 三安光電一系列的密集行動以及全方位的生態圈布局,恐怕讓國內外的競爭對手都有幾分不安。
"公司的目標是成為世界前五大的LED 企業。"三安光電董事長林秀成曾如此描述三安光電在LED 產業上的雄心壯志。三安光電一位高層也曾表示,三安現在更多的是瞄準了科銳、飛利浦等國際性LED企業。
雖然說三安光電內部,以及與周邊的信達光電、天電光電有著說不清的"曖昧"關系,其"補貼-擴張-再融資"的發展模式也一度面臨危機,但不可否認,三安光電對外合作的步伐正逐步打開,在LED照明黃金三年開啟之際以及群雄爭霸時期,迅猛地展開陣列,布局其商業生態圈,以圖掌控整個產業鏈。
近兩年三安光電與海外企業合作的案例,發現其參股璨圓、收購美國流明,攜手首爾半導體成立子公司,除了加緊在海外市場開拓外,進行核心專利授權等方面的布局是三安光電的最大的用心,其希望打破專利壁壘,成為全球LED產業分工中的重要參與者。
在中游領域的合作,三安光電則持非常開放的態度,仔細你就會發現,三安光電與國內主流封裝大廠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內容大致相仿,其合作幾乎是復制性地進行。很明顯,三安光電希望借此來做大做強LED生態從而獲得芯片業務規模經濟。三安光電在下游的布局,則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進行,直接或間接將觸角伸向LED照明。更有甚者,三安還拓寬產品范圍 向智能領域進發。眾所都知,三安光電在LED領域已經玩得風生水起,可是近期卻又玩起了跨界。
從三安光電整個布局來看,或許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產業鏈的完善,他的合作已經擴展至整個LED的生態系統,并構建符合自身發展的商業生態圈,謀求更長遠的發展。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