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ED企業”慣性思維”九論
摘要: LED產業依靠外援的時代已基本過去,在中國的LED企業完全有能力自給自足!未來3-5年之內,如果沒有顛覆性的技術,革命性的創新出現,中國企業將由制造型轉為智造型,生產型變成創新型,有望引領全球LED產業發展……
2. 2015年的動向是什么?
第一、硅襯底,逐漸上市:目前國際上幾家大公司都在開發硅襯底器件,基本都是8寸起步,國內也有企業在做,是以2寸,6寸為主。也許有集成電路背景的企業在未來LED的競爭上會更具優勢,畢竟相似的地方太多。
第二、中功率,大行其道:以前戶外照明市場主要是使用大功率LED為主,隨著中功率LED光效,可靠性已經性價比等關鍵因素的提高,逐漸成為一款百搭器件,室內外照明皆可使用,在室外照明應用中,相比大功率LED,中功率產品可大幅降低成本。三星電子近期推出的中功率產品LM302A,可以推到1W使用,經過測試,器件光效和整燈光效也已達到大功率水平。目前幾家以路燈為主的廠商已經在進行中功率LED用于路燈的測試推廣。
3. 2016年的小趨勢是什么?
第一、去金線,去支架,也就是所謂的“無封裝芯片”,它的特性是:倒裝芯片,無金線,可靠性進一步提高;全新封裝結構,無支架;熒光粉薄膜技術,直接貼到倒裝芯片表面,可達到嚴格的光色一致性;芯片直接焊接散熱平臺,熱阻大幅降低,同樣器件體積可以提供更大功率。
中山小欖的立體光電使用三星FC LED在室內、室外照明產品上已取得一定突破。在室外照明產品上可直接應用于路燈,工礦燈。尤其是室內照明產品,部分替代COB,可靠性高,可通大電流,芯片隨意組合,光學設計也更加靈活。立體光電利用軍工品質的高精度厚膜電路技術來制作基板,使產品在擁有超高性價比的基礎上,并且保證了產品的優異性能和超強穩定性,為FC LED在國內的迅速推廣帶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第二、去“電源”,去“散熱” 的解決方案。當然這里之所以打引號是因為不是真正的去掉,而是轉換了形式,但這也不失為一種創新思路。
4. 2017年的走勢是什么?
第一、去氣體:前面提到的燈絲球泡燈,缺點是很難開發出大瓦數的產品,因為單靠氣體,散熱很難解決。也許會有一種技術,不用惰性氣體,也沒有杜美絲,開發出自帶散熱的燈條,直接把熱導出來。這種技術難度很高,但這可能是燈絲球泡燈的一個發展方向。
第二、去熒光粉:目前的白光器件主要是靠藍光芯片激發熒光粉而得來的。如果在外延階段就直接長好RGB,直接出白光呢?這也許會是一種顛覆性的工藝技術,也可稱之為“納米LED”。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