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燈飾企業同時被告侵權 疑圈內人“釣魚取證”
摘要: “你有6款產品涉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請在11月7日準時到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庭。”在古鎮燈飾行業辦廠十多年的張靚虹近日因為涉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再次收到了法院的傳票,不同于兩年前只有1款產品的外觀涉嫌侵權,這次共計有6款產品。
已拿到幾百萬賠償款
“我知道孫閩峰,在燈飾行業和司法系統都相當有名。”曾經在市中院執行局負責工作的蔣法官告訴記者,近幾年,以孫閩峰為首的團隊,在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索賠方面,通過市中院判決執行的款項就有幾百萬元。
蔣法官分析,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這批16家涉嫌外觀專利侵權的官司,孫閩峰贏的機會比較大,先不管是不是孫閩峰自己設計的外觀專利,他先申請專利成功,法院就會采信其證據。但于情于理來說,孫閩峰的取證手段,以及通過法律的平臺來賺錢的方式,確實被行業痛恨。
蔣法官透露,他現在告一個專利涉嫌侵權直接標價是3.6萬元,通常法院判決的賠償金是6萬元左右,他會在被告第一次敗訴后,對被告說直接收取3.6萬元就可以,利用時間和被告的省錢心理來盡快實現拿到賠償款。
九成糾紛涉外觀專利
中國中山(燈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主任周錦添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古鎮的燈飾行業目前共有4600多項專利,其中4200多項是外觀設計專利。中山(燈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去年處理的300多起糾紛中,有九成是因為外觀專利糾紛。
“16家燈飾企業同時因為涉嫌外觀專利被一家企業告侵權,這在維權中心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我們中心一次處理因為外觀設計侵權的企業最多達到60家。”周錦添告訴記者,對于燈飾市場上,一些比較通用的圖形,肯定是不能作為申請專利成功的要素,一款燈飾的外觀設計專利可以申請成功肯定是因為某一個部件,設計要素和特點與其他產品不一樣才可以申請成功。
周錦添分析,如果說一款燈飾是某個企業先設計,并且在市場上推廣,因為缺乏申請專利的意識,卻被別的企業搶先申請專利,該企業要想證明是自己先設計出來的,僅從產品訂單的時間在前來證明,其證據還是顯得比較弱,要想更好地保護自己,那么就需要企業有公眾證明,比如在知名的展覽會進行過展出,或者成功獲得行業認可的某項評獎,以及在官方和行業媒體上發表過該作品,這樣才更加有利于法院取證和采信。
第一申請人更可信
如果說某兩款各自都有專利的產品,又因為相近而產生糾紛,那么第一個申請專利成功的企業,更加有話語權,也會更加獲得法院的采信。周錦添介紹,這主要是因為外觀設計專利是采用形式審查的特性來決定的。
既然存在相近的外觀設計為什么又各自可以申請專利成功?周錦添表示,外觀設計專利具有時間、地域等特點,專利中心在對產品舉行鑒別時,古今中外都有非常多的資料,如果審查全部的資料就會給大家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并且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才用形式審查而并非實際審查。如果想改變這一狀況,那就需要國家從政策方面進行調整。周錦添認為,其實,允許相近產品有多個專利的存在也不是壞事情,可以為燈飾行業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古鎮鎮黨委副書記蘇玉山日前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個別企業通過法律手段惡意索賠的事情,古鎮政府也收到了一些信息,首先我們會尊重知識產權,但是對于有損古鎮燈飾行業發展的惡意索賠,古鎮政府將尤為重視。蘇玉山介紹,現在古鎮已經專門設立了一座維權大樓,即將在今年的古鎮燈博會前啟用,重點針對燈飾產品的質量、外觀以及銷售等方面存在的法律糾紛來做出處理和調解,那些惡意索賠的公司和個人將會被清出古鎮燈飾市場。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