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之下“隱疾”頻發 LED業洗牌或已來臨?
摘要: 源力光電、鳳光傳奇、永興電子等企業負責人先后跑路,強凌照明勞資糾紛引發千名工人罷工,三星宣布推出除韓國之外的LED市場……時值年終歲末,系列危機事件讓LED業蒙上了一層灰色的外衣,也給不少業內人士留下了思索的問號:LED業究竟是暗瘡集中爆發,還是隱疾叢生?
眼下雖已步入深秋時節,但LED行業卻依然仿佛停留在夏天,事實上整個2014年對于這個行業來說,都是非常溫暖的一年。據業內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市場LED照明產品銷售額始終維持高速增長水平。同時,隨著國家相關標準逐步完善,及國家補貼方向的調整,LED行業似乎是愈發走上正軌了。
然而,事態的發展總是難以預料,風光之下LED業的揪心事也不斷。源力光電、鳳光傳奇、永興電子等企業負責人先后跑路,強凌照明勞資糾紛引發千名工人罷工,三星宣布推出除韓國之外的LED市場……時值年終歲末,系列危機事件讓LED業蒙上了一層灰色的外衣,也給不少業內人士留下了思索的問號:LED業究竟是暗瘡集中爆發,還是隱疾叢生?
2014年,LED踏入發展快車道
LED行業有多熱?看一看數據和例證就知道。據行業機構調研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市場實體經銷商渠道LED照明產品銷售額增速在27.8%左右。飛利浦、ge等照明企業紛紛推出自己單款智能球泡,而眾多國內企業也摩拳擦掌,組建團隊、建立研發中心。接著是一些互聯網企業的動作:飛利浦與阿里巴巴開展合作,陽光與京東開始合作,小米擇機上市其一款LED智能燈,這些企業的“跨界”切入為原本就已經熱火朝天的LED業又添了一把油。
不難看出,LED照明產品在國內市場已經開始全面滲透的元年,零售額實現高速增長。截至10月31日,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收官,LED行業業績整體向好。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申萬LED行業21家公司中,16家公司前三季凈利同比上升,占比76%。
從市場格局來看,隨著白熾燈淘汰工作的進一步深化,一些傳統照明企業也在穩中求變,紛紛在近年謀求轉型發展,將其全部或是大多數的產品線都更換成了LED,例如歐普、雷士、佛山照明、飛利浦等仍然憑借著品牌的創新力占據著行業的龍頭地位。
盛世下的反思:兩級分化愈加明顯
快速發展也同樣意味著競爭的白熱化。2014年的多重利好政策助推LED行業踏上了發展的高速公路,照明企業又開始了新一輪淘汰,諸多的“跑路”事件無疑就是其中一個縮影。先是9月11日,四川源力光電有限公司老板趙故本被曝出失去聯系。接著9月15日,又有供應商向媒體爆料東莞市永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老板易興尚及其妻子盧梅連已經跑路。而最令人詫異的莫過于10月下旬中山市華亮燈飾(鳳光傳奇)老板與其親戚失聯,導致數十供應商圍廠追款,最終由公安出面處理。
此類消息一出,即引發業內一片嘩然,這些個在業內屢獲殊榮的領跑企業,怎么說倒就倒了呢?
毫無疑問,不斷的“跑路”潮折正射出目前一片繁華景象的LED照明行業的危機,即產能過剩、拼價格、缺乏核心競爭力等很不健康的業態還很普遍地存在于整個行業中。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LED價格走低、技術更加成熟及白熾燈淘汰政策,室內照明尤其是家居照明是LED照明最大的發力點,而更多照明企業也開始進入到這個領域,拼價格、拼渠道就成為了眾多企業閃亮點,雖然大家感到了LED照明的高速發展,但由于產能過剩并沒有給照明企業帶來更大的增長點,反而感覺到日子更加難過。
同時,作為世界十大LED制造商之一的三星電子,卻在10月末宣布退出韓國之外的LED照明市場。三星表示,今后將聚焦LED上游核心部件業務。這表明,LED照明行業已經進入整合的深水區。
廣東凱西歐照明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育林認為,市場總體上還是好的,企業熬不過去屬于市場的殘酷洗牌,沒有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都將被淘汰。
抱團抗寒路在何方?
有跡象表明,未來3-5年內,LED照明真正取代傳統照明的時代就要來臨,到那時,LED進入千家萬戶的市場條件的宏觀政策、商業模式、產業鏈成熟度等客觀條件都將達到基本完善的程度。與此同時,一場聲勢浩大,動真格的行業整頓運動也將襲來。
一個最顯著的例子莫過于今年上半年LED業內頻頻傳來的收購兼并浪潮,珈偉股份1.2億“迎娶”品上照明;聯創光電收購子公司江西聯創電纜39%股權;華僑城2.48億收購康佳視訊,LED企業似乎是在以“抱團”的方式來應對激烈甚至有些慘烈的競爭,不管怎么說,盡可能地別死得太快太難看。
澄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彥智認為,燈飾照明行業的抱團是通過人才、技術、資金等各方面的資源整合,實現力量合體來使得抱團總體目標提升,從而幫助抱團中的個體能夠更好的實現戰略目標。而在未來,這將會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又如今年在廣東中山古鎮成立的中國LED照明冠軍聯盟,該聯盟據稱是本著抱團發展、堅持自主創新的指導思想,順應產業發展需求應時而生。由此可見行業對于眼下局勢的認識一直很清醒,但抱團之后能否真正形成一個整體的利益鏈則很難說,因為有太多的企業產品線雷同,市場渠道單一又缺乏創新的平臺。
在智能家居之風勁吹的當下,智能照明顯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反觀現下的智能家居業,一個個生態圈的背后是技術尚未能做到互聯互通的現實,面對著復雜又沒有統一協議的借口,智能照明的未來之路在哪?還少有人能看得清。
“zigbee、wifi、藍牙互聯技術我們都嘗試,但摸不清方向在哪里,市場在哪里,我們照明企業擔任什么角色,這就是我們困惑的地方。”一位業內人士說。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