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知道的LED行業“三光”政策
摘要: 在這個冷雨夜,筆者突然想對2014年LED照明行業作個階段性的總結……
深圳,昨日還是烈日當空短袖長裙,今早起來,寒風瑟瑟長衣傍身。朋友圈有朋友說到:“這真是要風有風,要雨有雨,要寒冷有寒冷!”
在這個冷雨夜,筆者突然想對2014年LED照明行業作個階段性的總結:
這個冬天有點冷
2014年的冬天,相比2013年來的晚了些。但這一年的我和我所在的行業,歷經了遠比一個北方的冬天還要嚴酷的時節。
有人嫁給財主做了一房妾室,有人跟兄弟合伙占山為王,有人聯合起來搞合縱連橫之策,有人不得己敗走麥城或又自刎于烏江……更多的人選擇靠自己的力量,或醉心于產品,或癡迷于渠道建設,或修煉內功心法,以求在格局多變的時代,腰包里儲備有余糧。
可問題是,這年頭“地主家也沒余糧啊”!四面八方涌來一陣陣聲浪:“現金為王,活下去,只有活著,才有希望”。一個朝陽產業,短短不過十載光陰就回歸到了傳統制造業的產業模式,可喜還是可悲?取決于你的處境,而不在于別人看你的眼光。
“燒光”有局限 節能節電才長遠
LED照明行業進入2014年以來,以“高性價比”為通路產品核心競爭力,主要角逐戰場在“球泡燈、日光燈和面板燈”三款基礎照明產品市場。LED照明,將電能轉換為光能,追求的是“光效”,是“Lm/W”的成本。
“燒光”,驅動電源廠商依托電源管理IC技術,結合市場需求,內置電源以非隔離為技術導向,追求“雙90”參數(電源的轉換效率>90%,功率因數>0.90);LED封裝企業依托LED芯片工藝,開發出多種新型封裝結構和尺寸,將Lm/W的成本下降20%甚至更多。這意味著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在拼盡全力,“燒光”所消耗的電能,從節能節電的角度入手,一方面降低成本,一方面獲得利潤。“燒光政策”看似永無止境又有所限制,當封裝和器件的性能挖掘到極限的時候,也許這條路就走不通了。
“殺光”傳統照明產品 LED產品全面滲透市場
2010-2012年,LED照明產品多處于替換型市場需求,到2013年后才涌現出大批真正意義上的LED照明產品,它們有著全新的結構設計和光學特性,從外觀到LED驅動技術擺脫傳統照明的束縛,外觀結構多采用一體化設計,驅動技術在“無頻閃、低諧波和可調光”的基礎上,發展出“智能照明驅動”。
“無照明不LED”,飛天遁地,上山下海,從城市到農村,從辦公到家用,從LED照明產品線全面滲透了傳統照明市場,預計2014、2015年將分別同比增長40%、25%,產值分別達到3606、4500億元,其中LED 通用照明產值將達到1154、1800億元,同比增長66%、56%,說“殺光”,一點不為過。
“搶光”照明市場 速度決定未來
2014年,企業并購此起彼伏,跑路跳樓時有發生,各種聯盟如雨后春筍,不管是個人或是企業都感受到了來自同行和產業鏈的競爭壓力。
產業大佬急著開疆擴土謀求稱霸一方;單品將軍急著鞏固領地保全優勢兵力;無業游牧一族南下,本就出身草根無畏無懼,常常出其不意攻城伐地。好不熱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照明市場,盡皆LED”,不論是陰謀還是陽謀,都是一心想拿那荊州。
用眼光看未來 產品才是一切
如果想要活下去,如果想得一席之地,
短期來看是市場份額的競爭,
中期來看是企業規模的競爭,
長遠來看競爭的核心實則是產品的競爭,
離開產品談情懷,四個字—無稽之談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