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LED照明行業十大發展趨勢
摘要: 當前,業內普遍看好今年LED市場前景,隨著價格下降,替換高潮期已經到來。新產品、新工藝、新功能、新服務等成功地引入市場,往往能開拓出一片“藍海”,實現可觀的商業價值。讓我們一起來推測2014年LED行業的十大發展趨勢。
當前,業內普遍看好今年LED市場前景,隨著價格下降,替換高潮期已經到來。新產品、新工藝、新功能、新服務等成功地引入市場,往往能開拓出一片“藍海”,實現可觀的商業價值。讓我們一起來推測2014年LED行業的十大發展趨勢。
趨勢01 政策利好 上市潮涌
相關部門發布最新節能減排計劃,并指出LED照明將大幅增長;另外,主要LED企業個股大幅上漲,LED成為IPO熱點。
新春剛過,政策層面的利好消息不斷。日前,國家發改委就披露2014年將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印發實施《2014-2015年節能減排降碳行動計劃》。實行能耗強度與能耗增量“雙重”否決考核。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會員部部長周春在最近的一次論壇上表示:“到2015年,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將達到3000億元,節能服務公司將達到2000家。”
相關部門認為:未來幾年我國節能減排形勢嚴峻,而目前最確定增長的行業首推LED行業,預計2014年全球LED照明將增長90%,中國將是全球LED照明主要生產基地。
其實今年1月,LED股市便大熱飄紅,鴻利光電、華燦光電、洲明科技和陽光照明這4家企業的股價分別上漲38.84%、50.93%、26.20%和27.79。
其余LED個股也有相當大的漲幅,整個LED板塊持續受到基金、券商等各路資本的青睞。
近日,證監會公布了最新一批正在排隊等候IPO的企業名單,其中也包括了數十家LED照明及電源驅動、配套材料等LED企業。而聚科照明等中小型LED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必然引來后繼者跟進。
趨勢02 兼收并購 快速成長
當前,LED行業并購案例眾多,非上市公司生存變得艱難,因而通過各種途徑尋求資本支持顯得尤為重要。
照明需求的快速提升也讓整個LED產業紛紛興起了擴產并購熱潮。“2014年,LED室內外功能性照明仍然延續2013年的爆發式增長趨勢。”
高工LED CEO張小飛博士認為,未來五年LED產業將會大洗牌,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國企、民企,都將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
尤其是在未來三年,LED行業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將是產業的常態。非上市公司被淘汰或整合的幾率正在不斷加大。在這個關鍵時刻,通過IPO、并購、新三板上市等手段尋求資本的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
2013年,中國企業并購呈爆發式增長態勢,并且不斷刷新著紀錄,企業并購旋風再次刮起。
例如:三安光電成璨圓光電第一大股東,三安光電全資子公司完成對Luminus Devices收購,瑞豐光電、璨圓、TCL斥資2億成立合資LED公司,TCL集團收購華星光電30%股權、中國稀土1500萬收購歐司朗熒光材料50.1%股權、東芝收購美國普瑞公司白色LED芯片業務等。2014,相信并購仍將繼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趨勢03 智慧城市“聰明”之燈
城市升級改造向智能化方向發展,這當然離不開城市照明的智能化,而LED照明正在向智能化進發。
城市里的燈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城市照明技術的改進頗為“奇妙”,其也成了建設智慧城市的突破口。
現在,無論是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最新規劃中,還是在電信、移動等經濟組織的營業廳里,智慧城市的概念都可以看到。潮流使然,不少LED企業,如戶外路燈、家居照明也與電工智能系統相結合,開始啟動智慧照明項目并研發相關產品。據不完全統計,全國80%以上的二級城市已明確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發展目標,湖北等省份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群”。
不僅如此,LED燈還能用于可見光通信。可見光通信解決的就是資源緊缺的問題。因為無論是無線還是有線傳輸,電磁波譜資源已非常擁擠,若要繼續發展,很可能把頻譜資源都用光。
而現在,高端燈具應用客戶對于LED的價值定位和使用方式將偏離傳統照明領域,更向創意、互動以及與移動通訊設備連接的方式發展。
而這將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助力。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運用在城市的各行各業之中的信息化高級形態。
當前,業內普遍看好今年LED市場前景,隨著價格下降,替換高潮期已經到來。新產品、新工藝、新功能、新服務等成功地引入市場,往往能開拓出一片“藍海”,實現可觀的商業價值。讓我們一起來推測2014年LED行業的十大發展趨勢。[NT:PAGE]
趨勢04 電商蓬勃 實體焦慮
隨著“余額寶”的橫空出世,不少人驚呼,連基金都能網購,還有什么是電商不能做的?LED走上電商已是必然。
互聯網有句話:“所有還沒被互聯網改變的行業,終究都將被互聯網改變”。2013年的“雙十一”電商促銷活動前夕,天貓商城試圖整合線上線下資源來拓展 電商的銷售通道,卻不幸引來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19家家居賣場的集體抵制。一時間,電商與傳統渠道的話題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LED行業也正面臨傳統渠道和電商渠道的博弈。傳統渠道作為LED行業的“土豪”,繼續為LED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而2013年電商渠道正成長LED渠道“新貴”,引發企業紛紛試水。
以工程和連鎖批發為主的省會實力經銷商也感到電商帶來的壓力,如粵志照明總經理張沃仁就表示擔憂:當電商繼續快速增長,O2O模式取代過往銷售模式時,傳統的代理商怎么辦?當你賴以生存的代理品牌入駐電商,甚至嘗試直銷時,原來的代理商怎么辦?
但目前大多數LED企業仍難權衡線上線下的利益關系;偏工程產品渠道的產品銷售難;O2O線上線下的融合打通目前只是停留在概念層面,即使存在,那也只是個別產品、個別經銷商自身的舉措,而未能完美實現。
趨勢05 “微”銷興起 移動互聯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已成人們接觸新資訊的主流工具,而微信、微博、APP等則成為傳遞信息的新載體。
2月14日,在2014年元宵節和情人節“雙節”
來臨之際,聯建光電攜手中國企業家思想群友,開展微信搶紅包創意活動。可見,不少先知先覺的LED企業認識到了微營銷的巨大潛力,不約而同紛紛駐扎新媒體,以全新的營銷理念搶占先機,掀起了一股微營銷的浪潮。
電商網購以及LED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營銷力量難以估量。一句話,一個轉發,一個評論,都可能引起同行業或社會的熱議,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吸引不少LED大鱷試水,手機官網網購、微信、微博、APP、植入廣告等一系列新媒體營銷手段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催生了全新的商業生態鏈,在此情況下LED企業的品牌傳播方式也在不斷改變。
回歸到LED行業內來看,傳統營銷的那套商業模式已經失去了競爭力,因為消費者在變化,購買行為在發生轉變,而這種轉變幾乎是不可逆轉的,企業的戰略改變勢在必行。要轉變,企業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來運籌帷幄,這絕非只是簡單地加入電商行列,而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
趨勢06 渠道下沉 做大體量
一線城市的品牌格局難以撼動,二、三線城市和農村照明市場仍然巨大,這才是新品牌“搏殺”的重鎮。
從眾多LED企業的年終總結和開年春茗會議可以看到,2014年,大家除了注重規模、降低成本、整合上游、研發新品等常規動作之外,還有一個顯著的趨勢是:將眼光放在了三四線城市。
除了高端工程和小眾定位的LED家居照明企業外,對于大部分流通和定型產品的企業來說,三四線市場才是真正的中國市場。這里有土豪高端消費,更多的是大眾消費,未來支撐大眾品牌做大做強的主流市場在三四線,而一二線市場會越來越國際化,做好形象是不錯的選擇。
可以預計,在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內,LED品牌將圍繞二、三、四級市場展開肉搏。目前眾多大品牌已經占領了一線城市,二、三線LED品牌要在一線城市與大品牌LED硬拼,開拓渠道的難度十分大。因此,避開對手,在二、三線城市開辟屬于自己的市場份額尤為重要。
另外,從宏觀上講國家正在調控房地產市場,不過所調控的房地產市場對于廣大農村來講,影響微小,這片市場依然廣闊。人都會有葉落歸根回家置業的概念,因此這一市場也帶動了照明業的發展。[NT:PAGE]
趨勢07 單品冠軍 開始多元
“單品冠軍”只是企業發展之初的“戰術”,而不是長遠發展的“戰略”,從單品到多元是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單品拓市,自傳統照明開始就是新銳品牌突圍的有力武器。在傳統照明時代,歐普就是一個依靠單品逆襲的典范。即使如今歐普涉足的領域包括家居、光源、商照、電工等領域,但是其一直被業界冠以“吸頂燈大王”稱號。
我們可以發現很多LED照明企業都選擇了單品戰略,靠著在核心拳頭產品上的精耕細作,抵御住盲目擴張的誘惑,能比較容易利用尖刀產品撕開LED照明市場 突破口,在細分領域站穩腳跟,確立了自己的領先優勢。例如木林森照明、耐普照明、冠雅照明、科思柏麗、歐曼科技照明等等。
而如今,這些在各自細分領域取得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企業,已經開始建立其屬于自己的專賣店渠道,而專賣店需要的是多元產品的填充。事實上,基本沒有人心甘情愿地局限于某個單品,都想推出全系列LED照明產品,畢竟單一產品的市場空間有限。
前期采取聚焦戰略在某個單品獲取領導地位,再依靠單品所形成的優勢向相關產品線延伸,從而推動整個品牌的發展,則是今年或者說是LED規模企業必由之路。
趨勢08 專賣渠道 漸成潮流
專賣渠道的發展與LED市場接受度成正比,隨著LED照明深入到家居照明,專賣渠道必然火熱。
隨著2013年不少規模LED企業依靠單品搶占了五金、工程等渠道,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專賣經銷的苗頭幾經浮出,LED終端市場和終端的渠道建設再度 引起關注。現在LED專賣店建設仍面臨產品線單一、價格高昂、專業人才匱乏、品牌缺位、產品定位不明晰的難以逾越之5大難關。
據了 解,目前,專業經營LED 照明燈具的制造企業已經過萬家,但是在市場終端,專業從事LED產品經營的商家卻為數不多,LED專賣店在市場上還未形成集成效應。不過,原先的專業 LED品牌在各經營領域所涉獵的深度一般建立在原有分銷渠道基礎之上,而隨著產品和市場需求的多元化的發展,渠道與其中品牌形象共生共長。不少已經嘗試 LED專賣店的企業負責人表示:作為重要的銷售終端,專賣店不但有產品展示、銷售、服務的作用,同時還是消費者感受品牌文化與品牌實力的重要途徑。
但是最終企業還是要根據自身的實力來安排LED專賣店的建設工作,切不可一味好大喜功,盲目求多,否則必將會成為企業發展的拖累。
趨勢09 賣場蜂擁 人氣難聚
燈飾賣場的發展已步入“沒有最大,只有更大”的局面,顯然,相對穩定的經銷商和消費者數量已是“供不應求”。
日前,位于十里河的賀美麗家燈飾城已被居然之家收購,并改名為居然之家靚屋燈飾廣場,居然之家將開辟專業燈飾賣場,而紅星美凱龍此前也已經涉足燈飾領域。
其實,國內燈飾大賣場或燈飾大店一直在不斷擴張, 據不完全統計,2000平方米以上的燈飾店面在全國就超過一千家,5000平米以上的燈飾大賣場在全國有近百家,并且出現了如重慶燈瑪特、鄭州華麗等單店 面積上萬平方米的經銷大店。這些大賣場,無論從品牌打造、營銷創新到科學管理等都均按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運營,有的并以品牌連鎖的態勢迅速擴張。
LED興起后,又催生了一批借LED為主題的專業賣場誕生,以至品牌家居市場和燈具市場擴張迅猛;地方財團對燈飾市場的投入也“濃情蜜意”。以聞名全國的燈都古鎮為例,目前已經有大小專業的燈具賣場超過40個,總營業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
然而,在賣場越來越漂亮、越來越豪華、越來越巨大的同時,賣場的招商卻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對于專業賣場來說,除了首次招商之外,為賣場引來足夠多的客流量十分關鍵。
趨勢10 人才缺乏 挖角成風
中國不缺人,但缺專業人才,大企業霸占人才資源,中小企業無力培養,這必然導致企業間爭搶成風。
春節過后,產業基地依舊出現結構性招工難。這一問題同樣困擾著LED行業,無論是普工、銷售,還是技術、設計等各類人才。如今,LED照明行業日臻穩步 發展,但行業的發展除了取決于產業環境、技術基礎、市場需求等要素外, 國內LED人才“旱情”嚴重同樣制約著LED照明行業發展。
不少LED名牌企業求賢若渴,有的托友人物色人才、有的挖同行墻角、有的撒錢請獵頭公司搜羅。
雖然說LED行業已經到了終端爆發時期,供求關系漸趨平衡,但由于企業數量龐大,人才缺口依舊巨大。行業稀缺人才大都被規模企業和傳統企業所擁有,中小 企業要么自己培養要么只能從外部挖人,自己培養人才需要大量時間,很多LED企業老板更愿意從外部直接挖人。這就導致2014年LED企業之間相互挖人的 現象只會越來越嚴重,人才跳槽也成家常便飯。
但這樣的做法對整個行業的長久發展是不利的,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LED行業中有實力的人才并不多,各企業互相挖人才形成惡性循環。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