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鎮燈飾業旅游熱難現 缺乏規劃是主因
摘要: 一直以來,燈飾在照明之外,都兼顧景色、觀光的用途,元宵燈會也是中國各大城市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迄今不衰。記者了解到,中山古鎮燈飾為不少景點、公園、標志性建筑提供過外觀裝飾,燈光氛圍成為吸引游客的重要資源。不過在原產地古鎮,雖然坐擁諸多燈飾資源,但企業缺乏旅游經營理念,照明景觀產生的效果并不大。
一直以來,燈飾在照明之外,都兼顧景色、觀光的用途,元宵燈會也是中國各大城市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迄今不衰。記者了解到,中山古鎮燈飾為不少景點、公園、標志性建筑提供過外觀裝飾,燈光氛圍成為吸引游客的重要資源。不過在原產地古鎮,雖然坐擁諸多燈飾資源,但企業缺乏旅游經營理念,照明景觀產生的效果并不大。
“古鎮燈飾應通過產業帶動旅游,將賣場旅游與消費有機結合起來。”針對近年來大批燈飾展銷綜合體崛起的現象,中山市華藝燈飾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區炳文發出這樣的聲音。
古鎮燈飾扮靚多處景點
來中山旅游的人基本都有過岐江夜游的經歷,而岐江夜景基本上是因燈光產生,大橋亮燈后形成彩虹飛翼、長橋飛瀑,雕塑亮燈后形成火樹銀花、千燈水岸、琥珀燈塔,還有在水光結合的音樂瀑布等。據介紹,岐江夜游的燈飾產品就是由古鎮200家燈飾企業設計打造的,沿岸燈柱風格均不相同。
除了本地的岐江夜游外,古鎮燈飾還裝飾了國內外多個景點、公共建筑,如勝球燈飾負責過土庫曼斯坦城市亮化工程,包括球型紀念館、電視塔、商業街等建筑的燈光系統,華藝燈飾則參與了迪拜公園塔酒店、澳門新葡京賭場等建筑的外觀裝飾,這些建筑已經成為當地夜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在LED應用普及以前,很多古鎮燈飾企業的重心產品就是景觀亮化,包括公園亮化、道路照明等產品,在燈光裝飾方面已有充分的積累。在《中山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5-2020)》中,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指出古鎮已形成“燈都資源區”,包括燈飾一條街、同益工業園、華藝燈飾、開元燈飾、古鎮廣場、燈博會等,將其評定為三級(優良級)旅游資源。
近年來,古鎮燈飾展銷賣場相繼涌現,這一旅游資源更加豐富,如佰盛燈飾廣場、世貿燈飾廣場、太古燈飾廣場等賣場連成一片,成為鎮中心一景。另外,正在興建的大信新都匯將打造為商業、旅游、文化城市綜合體,而去年11月動工的燈王廣場,將以300米高度刷新珠江西岸最高建筑紀錄,這些都給古鎮的燈都資源區帶來了新的資源。僅從外觀來看,古鎮的繁華程度已經超越了中山市中心區域。
本土燈飾資源未形成景觀效應
雖然燈飾產品越來越華麗,為國內外不少城市的景點和建筑增色,不過在古鎮本地卻一直沒有形成燈飾旅游景觀效應。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各旅行社沒有針對古鎮燈飾的旅游線路,市鎮兩級政府報告與工作規劃中,均未將古鎮的燈飾作為一種旅游資源來操作。在古鎮黨代會2013年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及任何有關燈飾或工業旅游的情況,而在2014年發展規劃中也沒有對此提出方向性意見。
據中山市旅游局統計,古鎮燈都資源區并沒有實現旅游增值效應,作為三級旅游資源,效益尚不如中山城、橫門出海游等二級(普通級)旅游資源。
“缺乏統一規劃是主要問題。”中山一位政府人士在上周的政協會議上表示,古鎮燈飾展銷商鋪雖然都裝飾得富麗堂皇,卻沒有太大的規模效應。據了解,雖然中山市旅游局將古鎮燈飾旅游納入整體規劃中,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真正進入古鎮有關部門的視線。
另外,成本和效益也是阻撓景觀效應的原因,諸多企業并未將燈飾作為旅游資源來經營。中山市旭翔照明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鎮江介紹,以前公司主要做公園景點效果,不過隨著LED應用的崛起,大批資金轉移到LED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方面,對景觀裝飾產品的投入逐年減少。
現如今古鎮燈飾面臨產業轉型,由單純的制造業轉向三產服務業已多次提上政府和企業日程,一直被浪費的燈光資源也開始被人所關注,如何將之服務于產業發展成為一些企業考慮的問題。
以文化經營城市破局
華藝燈飾董事長區炳文認為,應開發一些交流性產品(紀念品),作為裝飾和實物同步發展,可以帶動高端需求與行業交流。“顧客買了幾萬元的西裝不會在乎多買一條幾百元的領帶,但這種交流性產品卻是為客戶量身定做的高端消費。”
在提及燈飾產業旅游發展方向時,區炳文提出賣場旅游和燈光文化的思路,將賣場和燈飾作為文化產品來經營,“現在的燈飾產品是裝飾品,以后可以做成書畫、陶瓷一類的藝術品,這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區炳文提出文化帶動燈飾旅游并非空穴來風,根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報告,中山所有景點中,孫中山故居和孫文西路步行街到訪比例最高,足見游客對文化類景觀的熱衷。該報告還建議,將古鎮燈飾產業與小欖五金、大涌紅木等集群合并為西北部產業觀光旅游區,結合主題旅游節慶活動和鎮區產業特色景觀的營造,形成特色產業文化旅游區。
事實上,古鎮官方也已經注意到產業文化對旅游景觀的推動作用,逐步開展燈飾藏品收集及經典燈飾品牌背后故事的挖掘,并建成了古鎮燈飾文化博物館。古鎮黨委委員徐雙斌表示,目前正鼓勵引導有條件的企業開發DIY燈飾等工業旅游項目,提升燈飾品牌的文化內涵,以景觀通道與景觀節點亮化名鎮,開辟有特色的燈飾產業旅游和綠色文化旅游。
而針對燈飾企業“各自為政”的局面,上述中山市政府人士也提出了城市經營方式的思路,“將公用建筑與燈飾產業結合起來,單體建筑成為一個個小景點,通過公共設施串聯起來形成大景點。”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