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絮亂導致LED照明企業“互相掐架”
摘要: 照明市場爆發聲音越來越大,廠家都在籌劃對策。但關于質量與價格,雷士照明吳長江,以及萬潤科技都支持質量為王。相應的國家政策也以保護質量為前提。而木林森卻涉嫌以質量換價格。
照明市場爆發聲音越來越大,廠家都在籌劃對策。但關于質量與價格,雷士照明吳長江,以及萬潤科技都支持質量為王。相應的國家政策也以保護質量為前提。而木林森卻涉嫌以質量換價格。
標準絮亂導致LED照明企業“互相掐架”
雷士照明CEO吳長江:視質量為生命
"2013年4季度,成都市對錦江、青羊、成華、溫江、崇州多地的部分電器綜合市場、燈具專業市場及商場銷售的燈及燈具進行了質量監測。經四川省質檢院檢測結果顯示,雷士照明LED受檢產品符合標準要求,產品質量合格。
視質量為生命的雷士照明創始人、總裁吳長江先生曾說過:"產品品質是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15年來,雷士始終堅守質量這條紅線,不斷加強品質管理,從細節入手,嚴格把控產品生產各環節,并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全面推動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全球化運作的中國品牌,雷士照明的目標是"創世界品牌",成為令世人尊敬的中國企業。在國際化的穩步推進過程中,LED業務已成為雷士照明未來發展的核心引擎。在傳統企業加快向LED照明轉型的進程中,雷士在一如既往的嚴格進行品質管理的前提下,不斷加大LED照明業務的研發力度,建立檢測聯合實驗室,全面展開LED照明光組件標準化的研究工作。實驗室的建立,對產品品質也形成了有效的保障。未來,雷士照明希望借LED照明發展的東風,依靠技術創新,整合多方資源,全面提升自身LED照明業務的整體實力,讓雷士品牌真正的走向世界。
萬潤科技:定位中高端走"品質為王"之路
鑒于LED光源發光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節能環保特性優良,近年來大量資本涌入LED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在資金、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的中下游封裝與照明應用環節尤為突出。但為何許多國內外客戶都認可萬潤?馬宏亮經理對OFweek半導體照明網編輯透漏,公司在光源上已經有11年的積累,已建立了一支涉及半導體器件、光學、結構、散熱、電子、品管等方面的精英團隊,全面掌握了熒光粉涂敷、散熱、光衰、光效、節能等領域的關鍵技術;11年的跨越,公司以研發技術持續創新為靈魂,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流程、攻克研發技術瓶頸,不斷進取地追求技術創新、品質至上的精英團隊,為公司生產高品質的LED產OFweek半導體照明網品提供了有力的軟件支撐。
標準應破除地方保護保障LED質量才是關鍵
"一月初,新制訂的《嵌入式LED燈具性能要求》等國家標準發布,預計將于今年10月份實施。據悉,該標準是我國出臺的第一個LED燈具性能的國家標準。
該標準的問世對于當前的燈飾照明行業起到了積極的規范和引導作用。不過,在眾多呈現亂象的標準現象之下,新標準對于市場的規范作用的大小仍需拭目以待。溫馨提示:您還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賬號“九正燈具五金網”)和新浪微博(@九正建材燈具五金頻道)
地方熱情致標準亂局政策引導至關重要
記者了解到,《嵌入式LED燈具性能要求》明確要求各燈具生產廠家嚴格按照符合人類生產生活的質量標準和技術規定從事燈具的研發和生產,這對于當前的燈飾照明行業起到了積極的規范和引導作用,同時對LED燈具產業的制造、評價和應用將起到重要的導向和指導意義。
"政府非常重視LED照明產業的標準制定工作,但是重視并不代表擅長和到位。LED照明的標準制定有其特殊的規則,很難把握。"北京電光源研究所所長華樹明向記者說道。"但地方政府對待LED照明的態度太熱情了,這種熱情導致多個地方政府都在制定標準的復雜局面。多頭設置標準機構,多頭進行標準制定,怎么能不亂呢?"華樹明說。
"盲目制定產品標準,這樣很容易出現地方割據和地方保護主義,政府在制定標準時受多個利益團體驅動,也會影響LED照明產品標準化質量認證。"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照明學會秘書長竇林平告訴記者,標準混亂的原因,是我國LED制定標準時過分急于制定具體的產品標準,而忽略了基礎性標準體系研究導致。
質量成疑檢測威懾應發力
標準之亂嚴重影響到了消費者準確判斷一項產品的質量好壞,讓消費者在挑選LED燈具時十分猶豫和犯難。
"實際上,與三年前相比,LED已不再存在技術約束和壁壘。"華樹明告訴記者。
然而,性能如此優異的LED燈具,消費者的認可度并不高。為何?"好產品無法界定、價格波動讓消費者在挑選LED燈具時十分猶豫和犯難。"華樹明說。
專家指出,雖然LED的廣泛使用會成為一個必然趨勢,但目前來講,市場上的產品良莠不齊,市場不規范。對消費者來說,面對眾多參差不齊的產品,購買時除了比較價格外,通常心里都會存在疑慮和選購誤區,讓消費者對LED照明產品望而卻步。
"當然,標準也不是唯一的原因。"華樹明補充說,"重要的還有檢測并沒有做到及時到位、質量檢測的震懾力還沒有發揮作用。"華樹明認為,第一次LED照明產品抽查出現不合格產品是很正常的,"關鍵是監督抽查過后,應該如何處置不合格產品,需要有一個懲罰機制來進行引導,才能讓整個行業的產品質量都提上去。"
"目前有關部門進行的高效照明產品推廣就是疏通LED照明產品前路很好的途徑。好而有序的標準是前提,在這個前提下還需要政府疏堵結合,不僅要加強監督檢測,重懲不合格產品,發揮'堵'的威懾力,還需要有關部門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產品推廣,注重'疏'的藝術,在這一點上,我們國家可謂走在了世界前列。"華樹明告訴記者。
木林森的低價陷阱:或以質量換價格
"2013年,LED"免封裝"的技術來勢洶洶,有人認為這種技術會"革封裝的命",也有人認為"免封裝"也是一種封裝,只不過是一種先進的工藝。無論如何,無封裝技術確實給LED封裝行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
目前國內LED封裝企業近2000家,滬深兩市涉及LED封裝的相關概念股已有18只。企業數量眾多、產能過剩、產品層次不齊、價格戰、等問題阻礙了行業的發展。
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木林森"或"公司")正是這場"戰爭"的參與者,其招股書顯示,公司是國內LED封裝及應用產品的主要供應商,2010年營收8.15億元,毛利率30.86%,毛利率明顯低于行業水平。
深入考察這家公司,在人民財經"公司運營質量評價"體系下,我們主要關注行業洗牌、技術不確定性、低價的挑戰等問題。
主要判斷
行業開始加快洗牌。國內LED封裝行業經過前幾年的發展,在技術、規模、產品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面臨著進入門檻低,企業數量眾多,產能過剩、產品性能層次不齊、價格戰愈演愈烈、產品同質化等問題。GLII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涉及LED封裝的企業數量達到1750家。未來兩年產業將會大洗牌,眾多公司面臨被淘汰或整合。
免封裝技術是行業發展的趨勢。2013年,LED封裝領域新技術層出不窮,國內市場出現EMC支架封裝、FlipChip以及晶圓級封裝(CSP)等新興技術。未來LED封裝市場份額的提升主要的挑戰仍來自于技術。國外廠商已加大了研發力度,一些企業大規模投入不用封裝的晶片開發,省略封裝段后,LED元件的整體成本將再度減少。
主要關注點
人民財經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以幫助讀者理解木林森的運營特點,以及公司本身應該從何種角度改善其運營。
第一、技術發展的高度不確定性。
公司自成立以來,在LED封裝及應用領域已取得一些技術成果。但是近年來國內外LED企業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工藝技術不斷創新,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特別是近期出現的"免封裝"技術,因為省去了一些封裝環節,可以讓成本大幅降低。雖然目前只能使用在高功率上,如果未來成功用到中小功率上,將對現在的技術成本優勢形成更強的挑戰。
第二、低價策略的空間被壓縮。
近幾年,木林森采用"低價"策略,進行了幾輪降價調整,甚至提出了LED高端光源進入1美元時代的目標。因此,公司盈利水平受到一定影響。2010年綜合(行情專區)毛利率為30.86%,明顯低于行業平均值34.30%,同行公司鴻利光電(行情股吧買賣點)的毛利率為35.61%,雷曼光電(行情股吧買賣點)為36.56%。
某種程度上公司有以質量換價格的問題。廣東省質監局通報的2010年廣東省LED路燈及光源控制器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木林森LED路燈為不合格產品。
而且,公司本身并沒有核心的競爭技術,這反映出低價策略不是因為成本領先對手,而是通過壓縮毛利實現。
更重要的是,技術進步導致的行業成本下降的背景下,公司低價策略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第三、并購公司的盈利能力。
公司在2008-2010年間,連續收購了公司實際控制人孫清煥名下的6家公司。招股書稱,收購有利于增強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然而,被收購的這6家公司財務狀況并不樂觀。2010年賽維視覺虧損49萬元;威萊森虧損13.45萬元;而其他三家子公司的也是基本上處于虧損邊緣,其中格林曼凈利潤為236.04萬元;迪博為220.24萬元;吉安木林森為118.34萬元;安格森則僅為70.40萬元。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