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探訪:電商是這樣賣吸頂燈的
摘要: 半月前拜訪了一家照明電商,營運場所座落在常州皺區城鄉結合帶,借用供應商工廠閑置的廠房,工廠的產品直接按單打包快遞出貨。工作場所極其簡陋,倉庫兼辦公室,到處堆滿了貨物和等待快遞的包裹,正式上網營業3個月,目前每天過300單,客單價過80元,平均每天近3萬元營業額,毛利率超過40%,4名打包工從早晨到晚上一刻不停地在打包發貨,團隊總人數12人,客服則放在工作、生活條件都相對優越的無錫市區。
半月前拜訪了一家照明電商,營運場所座落在常州皺區城鄉結合帶,借用供應商工廠閑置的廠房,工廠的產品直接按單打包快遞出貨。工作場所極其簡陋,倉庫兼辦公室,到處堆滿了貨物和等待快遞的包裹,正式上網營業3個月,目前每天過300單,客單價過80元,平均每天近3萬元營業額,毛利率超過40%,4名打包工從早晨到晚上一刻不停地在打包發貨,團隊總人數12人,客服則放在工作、生活條件都相對優越的無錫市區。
.jpg)
創立始人是名帥氣陽光的80后,我以前的同事孟順青。三年前我們結識時,他是一名狂熱的電商推廣者,也幫助過一些企業建立電商團隊和策劃運營,一年前在經過痛苦的思索后,決定選擇自己嘗試電商實踐,在給一家照明企業做了半年的TP運營后,今年過渡到獨立經營自己的電商品牌——亮凡。這是一名典型的80后創業履歷,他們心中沒有傳統的包袱,敢想敢為,隨性而執著。他們處在傳統與創新的夾縫里,是一個時代的象征,有著顛覆傳統的天性,是執掌未來的主力軍。
亮凡的經營模式一目了然,選準產品品類,就地生產,就地發貨,直達終端消費者。但這看似簡單的背后,卻蘊藏著心血、汗水和智慧。孟先生每晚工作到凌晨一點,在員工們都下班后,他要導出一天的經營數據,查看網絡上所有同類產品競爭對手的產品形態、價格、銷量以及電商暢銷品類的變化趨勢,進行整理分析,制訂應對策略和方案。早晨是絕沒有懶覺可以睡的,要開員工會,布置新一天的工作,每天上午與供應商溝通產品的改進,下午與員工一起接單、發貨,處理公司雜務。平時還要關注行業的變化,掌握第一手產品信息,組織供應鏈、產品,基本沒有任何休息天。
.jpg)
線下流通類產品的更新換代已經讓人眼花繚亂,但與線上不可同日而語,線下至少還能有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時間,而線上昨天好賣的東西可能今天就賣不動了,賣不動就得下架變成庫存,因此線上做得好的照明電商,產品的庫存周期基本都控制在半個月以內,甚至是一個星期。產品是不是適銷對路,線下還有一定的市場反饋周期,而線上則不然一上線就知道,無人下單就是市場反饋,無須等待。價格就更不用說了,客戶動動鼠標就知道所有同類產品的價格,別人降了就得降,別人甩就得跟著甩。線上都在明處,是真正的競賽,不能及時掌握競爭對手的狀況和行情動態,基本玩不轉電商。
孟先生儼然是一名產品經理,在帶我們參觀了讓人眼花繚亂的倉庫后,他介紹起了產品,從產品設計、器件材料的選擇、制造加工、成本構成都親歷親為。選什么樣規格參數的芯片、誰家的芯片、什么價格的芯片(精確到分),產品如何實現差異化、優化性價比、改型換代,樣樣心中有數。亮凡的產品品類非常單一,就是吸頂燈,孟先生反復強調,電商需要快速的反應和聚焦客戶,品類必須單一,才能保證銷售和推廣策略的靈活和快捷。

亮凡賣吸頂燈和傳統渠道的賣法不一樣,將吸頂燈的外殼和光源裸板分開,客戶要整燈就發整燈,客戶也可以選擇只買光源裸板和電源,回去自己替換傳統吸頂燈里的環形、條形、H形發光管,替換安裝很簡單,裸板直接用磁鐵吸上去固定好電源就好了。從目前的銷售來看,超過90%的客戶下單買替換裸板及電源,只有不到10%的客戶購買整燈。因為客戶并不了解光源部分在整燈中的成本占比,同時只賣裸板減少了裝配和包裝成本,直接從廠家發貨沒有了物流、倉儲、店面租金、經銷商加價等成本,不僅價格優勢明顯,而且毛利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孟先生正在整理分析客戶分類數據,但已經可以看到一些零售商、未端工程商的身影,并在線下有了聯絡。從電商這樣賣吸頂燈隱隱感到:照明行業的線下流通渠道已受到來自互聯網的沖擊,流通渠道的高投入已成風險。
中國人從來無所畏懼,個個都是偉大的發明家,用充滿想象力的靈感和智慧,用顛覆的手段不斷挑戰市場可以承受的成本極限!懸崖邊上的LED照明產業風格毒特,它激蕩照明人的神經,直透人心!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