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行業還有小企業生存的空間嗎?
摘要: 燈飾產業高度集群化的古鎮(事實上,以古鎮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都是燈飾產業集群區域),“電烙鐵+螺絲刀”的創業門檻依舊沒有改變。不變的還有一代又一代創業者的激情。但是,今非昔比,較低的進入門檻越來越難成就財富夢想。在生產制造業,一夜暴富本就不多見(當然,通過上市圈錢除外),在工業產品極大豐富的當下,工業的增長趨緩已是形勢。作為生產制造業的燈具(常規包括燈飾+光源)行業,同樣面臨增長趨緩形勢。
燈飾產業高度集群化的古鎮(事實上,以古鎮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都是燈飾產業集群區域),“電烙鐵+螺絲刀”的創業門檻依舊沒有改變。不變的還有一代又一代創業者的激情。但是,今非昔比,較低的進入門檻越來越難成就財富夢想。在生產制造業,一夜暴富本就不多見(當然,通過上市圈錢除外),在工業產品極大豐富的當下,工業的增長趨緩已是形勢。作為生產制造業的燈具(常規包括燈飾+光源)行業,同樣面臨增長趨緩形勢。
在這樣的形勢下,實際上,燈具行業入行的門檻已經被無形地抬高,中小企業面臨生產成本、產品品質、產品價格、銷售渠道、銷售利潤等諸多問題困擾。以產量、品質、品牌、銷售網點為主要特征的規?;a顯示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在LED逐漸在古鎮之外的照明產業區做大做強之后,燈都古鎮依舊要在與光源相對應的燈飾領域繼續深耕。我個人認為:LED是“技術+資本+渠道”型產業,而燈飾是“生產+渠道”型產業,燈飾行業的產業屬性是“工業化模式”,適用工業化思維,包括標準化、規范化、規模化以及可控性等。
工業化模式下的生產標準化、規范化以及可控性等,在古鎮燈飾產業的各個環節,包括上下游配套企業、成品企業都得到了極致的應用和發揮,而其規?;憩F在兩個方面:一是整個產業區的產業規模較大(資料顯示,古鎮占據全球燈飾產量六成以上比例),二是部分龍頭企業的規?;a在產區的結構已經成型。
這種規?;a的特征及現狀是:大型龍頭企業產量大;品質穩定;品牌知名度高并帶來品牌溢價;渠道數量多而健全(這里的“渠道健全”是指按行政級別從上到下的網點分布);采購成本、生產成本、流通成本相對較低(但管理成本會對應提高);獨立設計開發產品的實力強;市政和大型工程的滲透力和議價能力強。
規?;a和規模企業(僅指在業內的產量而言)今后有向如下方向發展的趨勢:在生產領域的聯合或組合;在銷售領域的聯合或組合;經營重心多重化以及變革渠道模式。
生產領域的聯合或組合的方式是:在生產上可能形成供應鏈聯盟、共享上游供貨渠道(將會共同做大某一上游供應商)、技術交流與合作聯盟等。
銷售領域的合作方式:通過共同出資建設產區賣場實現跨界投資,掌握渠道及終端資源,同時實現自身的產品銷售。未來,產區賣場有向銷售區滲透之勢,在銷售區建設賣場或與當地賣場共同投資合作。
經營重心的多重化影響:規模企業今后將具有多重身份及職能(這種多重身份及職能是以所投資的公司來實現的),未來,規模型燈飾企業的經營重心將向多重化發展:由單純經營自身企業的產銷到經營賣場、經營入駐賣場的客戶(也即其他生產企業)、經營終端賣場的客戶(即經銷商)。由于掌握了大量銷售渠道和商家資源,規模型企業還將根據市場變化主導渠道變革(這種變革的動力可能來自外部環境,如互聯網對銷售的影響,且這種變革極可能是顛覆性的)。
燈飾以外,在光源領域(目前主要是占據主流的LED光源),規模化更是顯出不可遏阻的優勢。這也是當前一些資本雄厚、擁有核心技術或關鍵技術、有較大產能的LED企業在行業玩得風生水起的原因。
與規模型LED企業比較而言,資金少、沒有核心和關鍵技術、產能小、靠采購全部或大部分配件進行生產的LED企業,發展會越來越難。這些企業有一部分是傳統燈飾企業,他們進軍LED行業的主因是:擔心在LED大潮中被市場拋棄。其結果是,卻可能因為投資LED造成資金緊張或斷裂而給原有的燈飾生產經營造成致命打擊。
在今年光亞展的一個論壇上,一位發言者勸說到:“那些不懂LED的企業應該盡早離開LED行業。”這話,是有些道理的。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