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智能照明好 消費者到底怎么看?
摘要: 2014年是智能家居啟動的元年,是LED品牌元年,也是智能照明的爆發年。智能概念,玩轉數據;智能產品,頻現展會;智能論壇,唇槍舌劍等等,很多企業紛紛下水,整個行業一時為之熱鬧,但在經銷商層面則顯得異?!袄潇o”。
消費者篇
功能花哨成“雞肋”產品高大上難得民心
盡管智能照明乃至智能家居很火熱,但真正落地到市場終端則要冷得多,正如鴻雁電器總裁王米成所說——只聽樓梯響,踢踏踢踏的,但真正走到地面來的,還不太有。在技術不斷迭代創新的時代,智能照明乃至智能家居的瓶頸不在于技術,而在市場終端,如何讓供應與需求相互快速的適應,這才是新問題。
宏觀上需求巨大實際表現不溫不火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家居要求不斷提高,但更多是局限在高端白領消費群體,一套智能家居在安裝布線、到產品購買、售后服務等,其價格在幾萬到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不等,而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任性不起來,更多只停留看看“打醬油”的狀態。
調查中,48.18%的網友表示目前愿意通過購買單品的方式來體驗智能家居,39.15%的網友表示愿意對家中某些局部進行小規模裝修來體驗智能家居,愿意對家居整體進行徹底重新裝修的網友只占12.68%。實際的數值可能比這個還要低,企業一定要將裝修、布線等復雜、重度的智能家居產品納入考量范圍。
不難看出,目前智能家居還不夠成熟,即便全面采用也不會有太理想的體驗,企業端短期的最佳做法也是在建立體驗店宣傳品牌配需市場的同時,多推一些小而美的單品,既有利于用戶體驗,也有利于企業自身快速進入智能家居的節奏。
產品“高大上”功能花哨成“雞肋”
消費者體驗也是推進智能家居亟須解決的問題。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智能家居,本身就是想享受高科技帶來的更便捷、更從容的生活。然而有不少用戶抱怨,產品雖然看起來像是高科技,但實用性較差,操作復雜,功能不切合需求,交互設計缺乏人性化。
目前,一些智能照明打出的“像賣手機一樣賣燈泡”,然而有消費者反饋,智能照明好是好,但功能多得讓人不知所措,有什么強弱調節、色彩控制、軟式驅動、舞臺場景等,操作方式太多復雜且不實用,其智能程度比消費者預期要低。
另外,一些智能產品標注高科技也有的標語“讓人懶下來”,然而現實中有消費者覺得不實用,手動控制的也沒有多麻煩,尤其對于老人而言,權當活動筋骨。對于年輕人而言,雖說智能照明剛開始還有點新鮮感,有心思去倒騰著玩玩,過一段時間就擱在那當個普通燈具那樣用,因為沒幾個人有心思整天對著一個燈泡“玩”。
理論分析
目前智能照明產品處于推廣初期,價格上的“不親民”,使其很難得到民心,“會玩兒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不會玩”成為終端市場常態。以飛利浦Hue燈泡為例,3個燈泡1698元,一個家庭裝修要花上5000多元才能搞定,而這僅僅是燈具上的錢。有消費者吐槽,花幾萬塊錢甚至幾十萬搞智能家居,這些錢不如直接雇保姆,那才叫真正智能。
在調查中顯示,網友對智能家居價格的接受度相當高,在不同的價格區間都有大量的支持者,10萬元以上的支持率也有10.90%,可見從長遠看,打造更徹底的智能家居是用戶所期待也能接受的。不過,3萬元以下的總支持率超過60%,可見想當時期內,輕量化的智能家居仍然會占據主流,處于3萬-10萬之間比例加起來只有不到14%,可見一些不上不下的方案可能不會受到太多的追捧。
另外,目前智能照明生產廠家良莠不齊,產品質量參差有別,行業及國家標準嚴重缺失,也影響了經銷商、消費者對智能照明產品的信任,而隨著產品普及,安全隱私問題將日益凸顯。作為一種新興產品,智能家居設備的價格還需要數年來實現大眾化。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