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改變傳統燈飾 LED行業“情調照明”有何玄機?
摘要: 吳育林,廣東凱西歐照明有限公司總經理、佛山市照明燈具協會會長。2010年,他在照明行業內提出“六化”建設,并引導制定佛山LED筒燈標準,獲中國照明行業“十大風云人物”稱號。
談合作
幫陶企量身定制燈光
Q:聽說現在已經和陶企開始合作了?
吳:是的。陶瓷企業不懂得配光,燈裝好了之后,他才去評價,照明沒有標準,沒有權威的數據,今天設計師看到這個光不錯,結果老板說不行,結果又要換掉。所以我們公司做了一個儀器,儀器是看這個光怎么樣去調節。比如銀器上面打的光都是白色,黃金打的光都是黃色,這就叫還原性,但現在所有的陶瓷企業,都有一種不確定性。我們就是負責找數據、量化。然后根據芯片、不同的色溫去幫他們設計。
談發展
理論的改變能帶來行業新變革
Q:佛山作為傳統制造業發達城市,照明企業不少,歐司朗、佛山照明也是上市公司,您覺得過去十二年,整個佛山照明行業發展如何?
吳:我認為過去佛山(照明)十年,是技術上提升的十年,沒有技術的企業越做越小,。佛山有個比較好的(方面),技術的沉淀比較長,上市公司就有四家,大家都不斷地在進步。
未來十年,佛山也應該是商業模式的改變、理論的改變,理論可以幫我們行業帶來新的變革。在中國行業里,廣東省是第一的,佛山目前是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早期佛山還是在很前端的,不過后來就比較注重陶瓷。但是目前來講,這個行業還是存在一個比較大的機會。如果每個人的燈不一樣,春夏秋冬不一樣,少年老年不一樣,那市場容量就擴大了。
Q:根據政府宏觀政策制定,未來佛山將定位為珠三角西岸的裝備制造業母機,不再拘泥于傳統制造業,那您覺得像照明這樣的傳統制造業,它的二次生命在哪里?未來十年,它可能會迎來一個怎樣的發展?
吳:裝備業的這種,還是要按照市場的游戲規則來。事實上在佛山這個領域里面,一切的來源都是市場的來源。我個人感覺,還是要看市場需求。
Q:作為在佛山立足的企業家,您覺得過去十二年這里經濟發展如何?
吳:我覺得佛山對企業的這種支持還是不錯的。過去十年佛山產業還處在一種市場自發的狀態,互聯網到來之后,進入了一個組合時代,我們把過去可能稱為野蠻發展的時代,現在的時代就是一種跨界時代,整合時代,現在很多文化少的企業會慢慢倒閉,有文化的會慢慢做起來。
Q:現在都談互聯網+,您覺得凱西歐能+什么?
吳:我把它理解為“互聯網家”,因為我們改變了每個人的家,用燈光來改變每個人的家裝。當然,照明跟其他產業、家居都是關聯的。所以現在提得更多的是一種泛家居的概念,單個產業的優勢會慢慢弱化。
金句
曾經有一個案例就是老人和小孩一齊在浴霸底下,老人沒有感覺,小孩已經失明了,但老人不知道……原來(客戶)只知道買藥,不知道健康不健康,我們用醫院的模式,告訴他小孩是什么樣的照度比較OK。
[創新點]
凱西歐在國內外燈飾業首次提出“情調照明”的理念,這一理論的出現打破了設計理論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的局面,使LED的應用更加容易為市場所需要。凱西歐將節能環保及多彩的LED與現有的燈具進行完美的融合,打造出多系列的情調照明燈具,通過不同光線色彩的組合表達使用者自己獨特的個性品位。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