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慶:“十二談”透析LED照明產業現狀
摘要: 近日,三星LED中國區總經理唐國慶就LED行業發展的問題做了一番暢談。在此,筆者簡做梳理,與業內人士分享。LED是半導體范疇之一,未來大的趨勢光電子和微電子并駕齊驅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來講,有了LED照明以后有可能帶動或者推動微電子的進一步發展。
生存:創新思維
目前有的封裝廠做得很大,“吃掉”了很多中小封裝廠也是對的,但是對于整個趨勢來講,不僅僅是照明的需要。比如顯示屏領域目前流行小間距,未來有可能會做到微間距,甚至無間距。我們的眼光要向前看,當然在向前看的過程中生存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活得下來?;钕聛淼耐瑫r要考慮自身的發展在哪里,創新在哪里。對于封裝企業來說,獨立創新真的很難,關注國際大廠的發展,也要考慮自己的路該怎么走。不能一味的在原來的成本上考慮怎么節約,怎么打價格戰,還要換個思維方法考慮,比如是否能多想一些品質和品牌,多講一些優質優價呢?
出路:海闊天空
LED波長范圍很廣,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所有的波長都有它應有的作用,只是現在未必能夠馬上利用起來。LED不僅可以用在農業植物照明,在醫療領域的市場應用前景也十分廣闊,紫外LED可以用在消毒殺菌領域、辨別真偽、印刷、固化等領域。對于紫外LED現在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并且市場也開始慢慢變大,當然紫外LED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這應該是提倡和鼓勵的。開辟新領域和新應用是我們人類的責任,倘或大家都集中在同一領域,競爭會異常慘烈。有時候,大家也要有一點娛樂LED精神,人生有限,何不多做一點細分領域的事,做到百花齊放競相爭艷呢?
幸福:另辟蹊徑
對于LED產業,我總是開玩笑講,大家不要叫做LED太辛苦了,比起很多領域,LED人還算幸運的了。未來LED在眾多領域都可以大顯身手。比如在農業照明、大健康照明領域有很廣泛的應用。LED可以用來做醫療美容,還有很多領域可以開發,大家不要擠在一條道上,要另辟蹊徑去開拓市場。
拆分:趨利避險
LED行業已經進入了“LED+”的照明時代,當這個時代到來的時候,從某種角度來說大家處于同一個起跑線上。過去傳統的照明燈具,如高壓鈉燈、金鹵燈等,國際廠商已經把整個領域占據了,專利一封閉、技術一封閉完全可以遙遙領先。
進入“LED+” 時代就不同了,LED照明就像很多人參與的“馬拉松”,LED+的形式沒有“百米跑”的限制,很多人可以參與,機會也就多。從國際大廠的角度來看,可選擇的范圍更大,機會更多,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利益都是第一位的,所以分分拆拆也是很正常。
市場:內外兼修
互聯網LED+時代下,要注意兩個市場:一是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二是大眾市場和細分市場。大家一直講做大眾市場,實際上,國際市場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學習。從國外的有些國際大展覽節可以看得出來,我們仍然對國際市場重視不夠。我們最熟悉的領域往往是競爭最慘烈的,為什么不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當然有些企業去了,包括一些很小的小廠都去國外參展了,但是沒有成為潮流、主流,對國際市場環境其實仍不熟悉。
起點:人人平等
LED就如一場“馬拉松”,它不是百米沖刺,即使沒有履歷也可以報名參加。馬拉松大家可以參與,跑不了全程,可以跑半程,跑完可能給你一張榮譽證書,但跑不完也沒有關系,重在參與,一件背心或者汗衫就已經拿到了,LED亦是如此。
對LED企業來講,如今也是一個搶跑道、做品牌的機會。假如企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并購、整合的資源夠好,也可以跨界,可以進步的更快。
未來:日見分曉
LED現在處于一個短程的“馬拉松”比賽中,少則2~3年,多則5年見分曉,世界上不可能需要這么多的前端企業(外延與芯片企業),也不會這么多的封裝企業和照明企業。目前還沒有出現超過100億元的企業,但這個情況不會是長期性,需要整合,這是肯定的,三五年內并購的腳步不會停下,并且會越并越大。
競爭:生死時速
從上半年來看,可以說是“白熱化”,上半年競爭越來越激烈,刀光劍影。下半年會是“血戰化”。下半年有些企業可能挺不過去,幾家大的照明企業。尤其是在通道上做的比較好的企業在全面發力,做T8的去做球泡,做吸頂燈的又做筒燈,做工程領域的又涉足家居照明。
白熱化是競爭比較激烈,但很多企業可以活著,但是下半年的血戰化,可能不止小企業,一些原本還不錯的,有點規模的企業也有可能會死掉,這是比較讓人擔心的情況。企業要進入50億元或者100億元企業俱樂部,光靠單品是做不到的,是需要品牌,資本等實力支撐的。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