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閱兵的神秘面紗:LED燈在軍事通信的應用情況分析
摘要: 還在為閱兵而興奮嗎?無論是演習還是實地作戰,軍隊中海陸空是如何通信的?軍營里像我們這樣使用手機嗎?
還在為閱兵而興奮嗎?無論是演習還是實地作戰,軍隊中海陸空是如何通信的?軍營里像我們這樣使用手機嗎?
軍事通信的前提:保密、安全
江西吉安軍分區組織民兵應急分隊輕武器射擊考核。民兵劉清平第一次打實彈就取得了十發全中的好成績,興奮地想發條信息向親戚朋友炫一下,卻發現訓練基地無法聯網,編發好的手機短信連發三遍也均未成功,而且手機屏幕上還彈出一個對話框:“您的信息涉及保密內容,信息屏蔽中!”
如今,在吉安市轄區段號內的手機,所發短信只要涉及槍彈、兵員、演習等敏感關鍵字,均會被通訊服務商自動屏蔽,并給予警示。這是吉安軍分區著眼加強保密工作,攜手地方通訊部門共筑軍事信息保密墻的結果。
吉安軍分區著力給短信保密安上外部“防盜門”:在重要位置安裝電子監控和信號屏蔽設備;與當地通訊部門簽訂協議,明確要求轄區段號內的短信只要涉及槍彈、兵員、演習等敏感關鍵字的信息一律屏蔽,并給予善意的提示;軍地合力保障部隊信息安全。
軍事(軍隊)通信不論采用什么方式,都以保密、安全為絕對前提。手機是一個開放的電子通信系統,短信在發送中幾乎是完全透明的,沒有經過任何加密處理,只要有專業的裝備,截收短信輕而易舉。運營商后臺都存有短信備份,別有用心的“黑客”可入侵獲取相關內容;更可怕的是一種名為“偽基站”儀器,能夠搜索以其為中心、一定半徑范圍內的手機卡信息,通過偽裝成運營商的基站,任意冒用他人手機號碼強行發送短信,這給了“敵特分子”冒用部隊人員手機號從事間諜活動的機會??
軍戰中都有哪些網?
目前我軍戰略通信網以地下有線通信(電纜或光纜)為主,并輔以微波、衛星、對流層散射等無線通信手段。戰術(戰役)通信網中則以短波、微波無線通信手段為主,結合使用了野戰被覆線、對稱(同軸)電纜、野戰光纜等多種有線通信手段,衛星通信系統使用較少。戰略網和戰術網都還以電話業務為主;數據通信業務只在戰略級和級別較高的戰術級單位的系統中使用;圖像、圖形業務的使用還很少。電話通信采用模擬方式可經多種有線或無線方式傳輸。對于數據通信,在戰略網上已成體系地建成了全軍公用數據網,并正在有計劃地擴大規模。
軍用通信是為軍事目的而綜合運用各種通信手段進行的信息傳遞活動。軍事通信技術是軍隊實施通信保障的技術,是軍事體系對抗的重要工具。軍事通信伴隨著人類武裝沖突的出現而產生和發展,經歷了運動通信、簡易信號通信和電子通信等階段。從1830年后,有線和無線通信技術相繼問世,到20世紀初,軍隊裝備了野戰無線電臺到60年代后期,數據網和計算機網被用于軍事通信;80年代中期寬帶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在軍事通信中獲得應用。
無線趨勢明顯
隨著軍事革命的發展,信息化戰爭形態逐步顯現出來。在信息化戰爭中,通過以“信息流”控制“能量流”和“物質流”來提高武器的效能和部隊的戰斗力,尤其是軍事通信解決了戰場信息實時傳遞、武器控制橫向一體化,情報、通信、指揮、控制、后勤支援等功能一體化問題后,信息在戰爭中的作用發生了“質”的飛躍。
在通信手段上,我軍無線通信已基本實現通信技術體制由模擬向數字轉變;通信線路由電纜向光纜轉變;通信交換由機電向數位程式控制轉變;通信終端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變;通信網路由單項業務向綜合業務轉變;通信管理由人工向智能轉變。從獨立保障文電傳遞到融入作戰指揮、武器裝備系統;從屬于戰場變化到主導戰場變化;從保障戰斗力生成到成為戰斗力的重要因素,軍事通信的能力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其地位作用也發生了極大的提高;從獨立保障系統到融入作戰指揮、武器裝備體系。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