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主城跨江大橋換裝2.85萬套LED燈 年省電238萬度
摘要: 從7月中旬起,對菜園壩長江大橋、石板坡長江大橋(含復線橋)、黃花園大橋、嘉陵江大橋、渝澳大橋(含輕軌復線橋)、嘉華大橋、石門大橋、鵝公巖大橋等10座大橋及長江、嘉陵江15艘躉船進行燈飾升級工程,
菜園壩長江大橋
——跨江長虹
現狀:橋梁特征體現不夠突出,無法實現動態效果及模式控制,配電系統不夠合理,維護不便。
變身:以暖光色為基本色調,著力突顯橋體主題色彩,動態呼應列車行進,充分表現“跨江長虹”的景觀效果。
設計新裝LED節能燈具8924套,重新施放電纜30600米,更換配電箱6臺。景觀提升后,總功率降低132千瓦,年節約用電41萬度,節電百分比為23%,折合減少碳排放320噸/年。
鵝公巖大橋
——雙門鎮江
現狀:橋梁自身特征表現不明確,景觀效果粘連,缺乏整體美感。
變身:以暖光色為基本色調,凸顯“雙門鎮江”的景觀效果。
設計新裝LED節能燈具4694套,金鹵燈288套,重新施放電纜28200米,更換、新增配電箱共計12臺。景觀提升后,總功率降低429千瓦,年節約用電59萬度,節電百分比為60%,折合減少碳排放460噸/年。
嘉華大橋
——光影流明
現狀:光斑明顯,設施陳舊,光衰嚴重,無法實現模式控制,缺乏整體美感。
變身:以冷光色為基本色調,結合橋體展示橋體美感和花朵綻放的意向,凸顯“光影流明”景觀效果。
設計新裝LED燈具1928套、敷設電纜1.35萬米、更換配電箱4臺。景觀提升后,總功率降低43千瓦,年節約用電9萬度,節電百分比為16%,折合減少碳排放70噸/年。
嘉陵江大橋
——虛實相應
現狀:自身主次關系不明,缺少亮度層次,無法實現動態控制及模式控制。
變身:通過虛實、光色手段拉開相鄰橋體關系及自身層次,展示“虛實相應”的景觀效果。
設計新裝LED節能燈具1999套,重新施放電纜8500米,更換配電箱5臺。景觀提升后,總功率降低68千瓦,年節約用電12萬度,節電百分比為49%,折合減少碳排放93噸/年。
石門大橋
——通天索江
現狀:燈具光衰嚴重、亮度主次關系不明確、與周邊環境缺少銜接、光色雜亂缺乏整體美感,與景觀總體規劃不相適宜。
變身:以冷光色為基本色調,通過亮度對比、兩側消隱的手法,讓橋體兩側沿江景觀帶和橋體呼應,凸顯“通天索江”的景觀效果。
設計新裝LED燈具2961套、敷設電纜1.9萬米、更換配電箱10臺。景觀提升后,總功率降低182千瓦,年節電40萬度,節電百分比為48%,折合減少碳排放257噸/年。
渝澳大橋(含輕軌復線橋)
——雙橋合璧
現狀:景觀照明表現手法過于均質,缺少層次,無法實現動態效果及模式控制。
變身:以雙橋合璧為重心,用光影的流動表現兩橋相依的特質,采取動靜結合的方式,聯系兩岸照明,凸顯“雙橋合璧”的景觀效果。
設計新裝LED節能燈具1710套,重新施放電纜12150米,更換配電箱6臺。景觀提升后,總功率降低122千瓦,年節約用電18萬度,節電百分比為52%,折合減少碳排放141噸/年。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