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創新:小企業有心無力,大企業有力無心,怎么辦?
摘要: 廣東國民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星國以《創新基金是LED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為主題,日前在一行業會議上做了演講。他指出,LED產業的發展速度很快,近幾年甚至達到30%的增長率,雖然表面風光,但非議也較多。
廣東國民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星國
廣東國民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星國以《創新基金是LED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為主題,日前在一行業會議上做了演講。他指出,LED產業的發展速度很快,近幾年甚至達到30%的增長率,雖然表面風光,但非議也較多。
他首先整體介紹了LED照明行業上市情況,根據2014年底的資料顯示,上市企業有45家,其中主板上市14家、中小板上市13家、創業板上市18家。總市值4444億元,45家企業平均下來每家約100億元。總資產是2200億元,平均約50億元。總收入942億元,平均約21億元。凈利潤總額:85億元,平均不足2億元。彭星國表示,事實上在這85億的凈利潤中,也被三、兩個行業里的“大頭”企業瓜分得差不多了。他直言感嘆,“平均銷售凈利潤率9%,還能叫新興行業嗎?上市公司是一個行業的標桿企業,按道理應該比這個數值高出許多才對,9%是很可笑的,所以做產業的人士都覺得這是個不值得干的行業。”
他繼而指出,LED照明行業上市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是3.8%,市盈率53倍,“53倍的概念,就是按照當前的收益,要等53年時間所購買的股票才能收回投入的資金。這是最耀眼的一批LED企業、代表企業、標桿性企業的狀況,標桿企業以外的狀況就更加堪憂。這是值得再去思考的問題。”
彭星國接著展示了LED照明行業的另一組特征數據,其中上、中、下游的收入比例是4:16:80,上、中、下游產業鏈的凈利潤比例是70:20:10。他說“這組數據說明了80%的企業得到10%的利潤,一般以‘二八原則’,應該是80%的企業取得20%的利潤,那基本上就是平均數。當80%的企業只取得10%的利潤,這行業還怎么干得下去?個別優秀的企業是能夠以4%的收入取得70%的利潤值,但那是寥寥無幾。現在大家都在想,要怎么做這個行業,但我認為比路子怎么做重要,而要擺脫這種困境,比起有哪些路子,怎樣走這條路子,才更有意義。”
數據顯示,LED照明行業上市公司的市值最大約600億元,最小約6億元;資產最大約300億元,最小6億元;收入最大的不足100億元,即使達到100億的都不是LED企業,而是半導體或其他芯片企業;最小是不足2個億元;凈利潤最大是約15億元,最小虧損超過3億元。
根據以上的分析數據,彭星國結合行業的看法認為,LED行業存在如下問題:從市值、資產、收入來看,企業規模偏小;企業盈利能力偏弱,凈利潤率與平均利潤率都太低;產業鏈間及企業間發展極不平衡;創新能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不足,從資產收益率等等可以看出問題十分嚴峻;生產成本偏高,尤其上中游的產品價格,一般工業制造生產連器件材料的成本在30%上下比較好,部分行業是20%多,但LED行業統計結果是50%左右,就配件、組件就達到50%;同質化競爭太激烈,都做同一類的燈,都是五金加工廠;品牌過多以及行業標準缺失。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