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產業整合與技術創新是化解企業“瓶頸”兩大招
摘要: 對于目前產能過剩淘汰的問題,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表示:“一定要淘汰一批、走出一批、兼并一批?!币话阏J為,化解產能過剩的方法主要有四種:一是刺激需求增長;二是依靠市場機制;三是實行兼并重組;四是實行限制產能過剩行業發展,提高其行業準入門檻,淘汰落后產能。
對于目前產能過剩淘汰的問題,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表示:“一定要淘汰一批、走出一批、兼并一批?!币话阏J為,化解產能過剩的方法主要有四種:一是刺激需求增長;二是依靠市場機制;三是實行兼并重組;四是實行限制產能過剩行業發展,提高其行業準入門檻,淘汰落后產能。
在LED行業,當前的化解方法,最為典型而明顯的就是大力實施兼并重組。
面對在傳統制造產業發展與競爭乏力、產能過剩的經濟大環境,各大LED企業開始尋求突圍之路,或者說把這當作是企業整合的大好時機,于混亂復雜的格局中,加速并購重組,進一步擴大實力。
近兩年來,發生在LED企業的投資并購案例非常頻繁火熱。僅是今年前三季度,關于LED行業發生的并購案例已有30多起,涉及金額也已超過300多億。據報道,一些上市公司高管以及數位基金經理認為,當前新一輪行業并購整合潮不同于前幾年的產能擴張,此輪并購相對理性,主導力量都是行業龍頭企業,且差異化競爭態勢明顯,行業將進入“后競爭時代”。這充分說明,LED行業未來將會涌現一批具備強大競爭實力的企業巨頭,整個行業在逐步擺脫“產能過剩”、“整體競爭力不強”、“價格戰激烈”的格局,不斷走向調整優化。
除此外,技術創新也被看作是企業解決產能過剩的一項重要思路。有分析認為,隨著國內青年人口總數將在未來幾年內見頂,意味著國內以房和車為核心的工業經濟或見頂,也意味著拼資源式的粗放型增長己經很難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拼資本、拼技術的經濟形態。
據悉,在中國競爭最激烈的家電行業,核心的技術卻被美國和日韓掌控;在新興的LED領域,中國企業更是全面受制于日韓;在汽車領域,核心技術也控制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手中。而中國號稱最先進、最引以為豪的航天工業,實際落后于世界先進十年以上。對于中國的制造業企業而言,想要實現制造業的轉型與突圍,必須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掌握產業核心技術。
在這過程中,技術創新同樣也是LED行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基礎,更是企業贏得未來商機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某種程度上講,未來的競爭很大部分表現在技術領域的競爭。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