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氮化鎵(GaN)、碳化硅(SiC)等寬禁帶化合物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引發全球矚目,成為全球半導體研究的前沿和熱點,其技術及應用的突破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新的戰略高地,包括美、日、歐、韓等發達國家在內的各國政府都紛紛加緊在該領域的部署,中國也不例外。而如何憑借這一機遇,使中國掌控新一輪半導體發展的話語權,至關重要。東莞政府審時度勢,迅速抓住機遇,成立第三代半導體專利聯盟,并搭建第三代半導體知識產權創新服務平臺,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保駕護航。
2015年12月11日下午,由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第三代半導體專利聯盟、東莞燕園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籌辦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知識產權高峰論壇在東莞會展國際大酒店舉行,作為以“創新創業 融合發展”為主題的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同期活動的重頭戲之一,該論壇吸引了第三代半導體及知識產權界30位重量級的專家學者和實務界嘉賓前來助陣。
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政策進入高頻期,重點領域聚焦在新材料
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展研究中心副處長孫全亮指出,據初步不完全統計,2015年國家共出臺知識產權運營相關政策約12項,且制定出臺的專項政策的層級日益提高,知識產權運營也高頻進入頂級政策規劃,呈現出政策總量前所未有之大、出臺密度前所未有之高、政策社會關注度顯著提升,凸顯出政府對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高度重視。
此外,他還表示,知識產權運營未來發展的政策傾向于以市場化運作為主、鼓勵商業運作模式創新,并將啟動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總體目標是爭取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蓋重點區域、重點產業,定位清晰、領域齊全、能力突出、競爭有序的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并將重點領域放在包括新材料在內的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
廣東政府:高度重視打造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先行省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謝紅在會上透露,中央政府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就在昨天(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朱小丹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都親自出席了廣東省知識產權工作會議暨專利獎表彰大會,充分表明了政府對于知識產權的高度重視。朱小丹省長在該大會上要求,廣東省要探索出一條知識產權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徑,強調要把廣東建設成為國際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中心和知識產權保護高地,成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先行省。申長雨局長在大會中指出,我國已經進入了由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他希望廣東著眼自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先行省的定位,積極參與國家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工作,繼續發揮好引領示范帶動作用。
據謝紅副局長介紹,截止今年10月底,廣東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3.35萬件,占全國總量的16%,連續幾年位居全國第一。東莞是制造業和知識產權重地,2014年,東莞發明者專利申請量在全省排名第三,今年1~10月 突破8 千件,同比增長76%。她強調,今后,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將會聚焦包括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在內的產業發展,不斷加大產業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為產業鏈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動力支持,努力支撐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發展。她還特別指出,此次論壇專門針對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與應用工作,共商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的大計,非常有意義和必要。如何充分利用專利信息和導航作用,尋找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發展突破口,搶占發展的先機,通過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及組成具有競爭力專利聯盟進行有力推動,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東莞:善用知識產權利器,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保駕護航
“在征得上級主管單位及聯盟全體成員同意的情況下,東莞‘LED 專利聯盟’更名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專利聯盟’。”該聯盟負責人宋定潔在會上透露的這一信息,表明了東莞科技局對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高度重視和前景看好。他還強調:“尤其是半導體照明專業鎮——常平鎮,將把第三代半導體作為未來重點研發的技術方向,加強與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的合作,推動半導體照明企業在材料方面的快速發展。”此外,他還詳細介紹了即將推出的“第三代半導體專利導航與創新服務平臺 ”,這是國內首個專門針對第三代半導體產業而設立的專利服務平臺,它將助力知識產權與科技、資本充分融合,幫助正確處理知識產權與政府、市場的關系,助推知識產權經濟價值充分實現,并在創新驅動中取得新的進展。
東莞市燕園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銀生律師在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改革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并提高法定賠償上限,將故意侵犯知識產權納入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這是2015年首次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一項單獨議題,予以專門部署。這釋放出一個信號,即:國家對于知識產權保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被業界稱為迄今“最有料”的材料,是我國在半導體產業發展中奪取話語權的良機。因此,我們現在務必要抓得早一點、緊一點,才有可能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縮小一點,而在這競爭過程中,技術創新及專利布局是重頭戲。第三代半導體專利聯盟和燕園知識產權服務公司雖然從東莞出發,但并不設地域局限,將服務于整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
據悉,燕園公司也是知識產權界唯一一家只針對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提供專業服務的公司,由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等單位出資設立,是一個集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為一體的專業服務平臺,先后與中科院半導體所、長春光機所、清華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目前圍繞東莞市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發展,完成了第三代半導體“專利數據”、“科技文獻與技術標準數據庫”、“專利技術評價體系(軟件)”、“專利管理信息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化”等平臺建設。
專利:中國申請人的專利申請占總體專利量的67.77%
會上,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主任趙天武還分享了實務界非常關注的知識產權如何納入到標準體系的問題。他指出,需要特別關注“創新技術與標準同步規劃、標準知識產權政策的早期準備、專利依據標準技術內容進行布局、專利申請的時機及地域選擇、專利池與專利許可準備、專利許可的反壟斷規避”。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余翔,則支持運用國際專利制度推進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發展應用,提出技術標準戰略是專利運營的殺手锏。在他看來,目前總的來看,第三代半導體(寬禁帶半導體)的專利布局以美國專利和日本專利居多,中國專利緊隨其后,反映了美國、日本、中國三國市場的重要性和技術力量。
中科院半導體研發中心副研究員郭金霞則重點闡述了在中國申請的SiC和GaN專利的總體情況,其中93.52%為發明專利,6.48%為實用新型專利。截止目前,其中中國申請人的專利申請占總體專利量的67.77%,主要來自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七星天(北京)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龍翔博士則著重用實踐經驗,對比了中外專利運營的差異。他認為:專利是一個高科技企業最大的資產,但目前中國企業在專利運營中仍然存在重數量、輕質量,重國內、輕海外,重申請,輕運營這個幾個問題。
產業:“侵犯專利賠償新案”可助第三代半導體避免陷入怪圈
LED產業專利聯盟理事長眭世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廣東是中國專利第一大省,也是我國LED照明專利申請量大省。在推動LED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們提出了技術專利標準化的路徑,有了標準才能快速地進入市場,這是我們在探索和推動LED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得到的經驗,這經驗可以推廣到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乃至其它戰略性新興產業中。
另外,更重要的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重視不是停留在嘴上,12月2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根據草案,若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人民法院可處以1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賠償,而現行法律對此項情形僅判定賠償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數額。眭世榮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舉措,也是對知識產權發明人的尊重。如果這項舉措能快速地推動,那么我們在LED行業、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乃至其它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都能找到未來發展增長的原動力,這樣就避免了再次陷入一哄而上、低價競爭、偽劣品頻出,最后做死行業的怪圈。所以這是關系到國家從制造大國轉向強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抓手和驅動力,將更加增強全民對自主創新能力的驅動,而且如果未來不重視知識產權,將會付出血的代價,甚至最終會從這個產業中消失。
據記者了解,2014年,全球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相關專利已超過10萬件,2015年專利申請量持續高速增長。但中國企業重申請,輕運營,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我國仍然缺乏核心技術,同時更缺乏駕馭和運用知識產權制度促進該產業發展的理論和實踐,迫切需要科技工作者與知識產權法律專家共同攜手,解決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問題。而東莞此次打出的“專利牌”,不僅將會幫助其率先掌握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主動權,還將幫助業界認清知識產權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提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