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國內百余位IT界專家、照明行業專家、工業設計專家以及企業家代表齊聚成都天府創客,進行了一場關于“互聯網+照明”論壇交流。在“雙創”環境下,各行各業掀起了互聯網、物聯網的技術改革, 傳統照明行業也在進行革新。
中國照明設計專家李代雄教授指出,“互聯網+”必將對照明活動發生劇烈變化,業內人士應有足夠的思想、技術和組織準備,“照明活動將更加智慧和智能化,更加人性化和更加綠化,”李代雄說,傳統的照明工具將衍生出更多的功能。
“面對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和壓力,傳統企業的優勢反而成為了阻礙。”四川華體照明科技有限公司CEO梁熹告訴記者,華體照明從1991年到今天已經有24年歷史,公司員工有700人,與大多數傳統企業一樣,多為技術能力較低的工人,在依靠產量取勝的時代,人多是優勢,但面對如今高精尖數據的技術需求,原來的優勢成為阻礙。
此外,在互聯網+的路上,資金成為另一困擾。“去別于傳統的照明技術,華體衍生了子公司希瀚進行技術和營銷模式的創新,項目成立一年以來,資金的投入量大。”梁熹表示,僅互聯網+照明的第一款產品,在硬件和技術方面的投入達到500多萬元,而后期在市場端的投入成本將會更高。“轉型后通過線上線下的營銷豐富市場渠道,預計未來三年,在市場端的投入將會達到5000萬元。”梁熹說。
對于傳統的照明行業,無論是銷售渠道還是客戶服務區域性限制非常明顯,而本屆論壇上強調互聯網思維,能充分盤活企業過去的既有資源,獲得更多增值服務收益。
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工程商,在本次“互聯網+照明”論壇的思維風暴下,將引領照明企業探索出一條更適合線上的新的商業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快捷、優質、全面的綜合服務,必將給整個行業的發展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朝著更好的方向蓬勃發展。
互聯網時代,互聯網與照明的融合愈發迅速,不論是互聯網對傳統照明企業的滲透,還是照明行業憑借與自身特質與互聯網嫁接,都表明了信息化將成為全球發展新動能,在這個前提之下,智能照明的發展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