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燈飾許平生:燈,我的幸福事業
摘要: 1994年從溫州到合肥經商,從宿州路40平米的店面起家;1998年進入東方商城,21年賣燈生涯。許平生是第一批到合肥淘金的外地人,也見證了合肥燈飾市場的變遷,且聽他從1994年講起……
1994年從溫州到合肥經商,從宿州路40平米的店面起家;1998年進入東方商城,21年賣燈生涯。許平生是第一批到合肥淘金的外地人,也見證了合肥燈飾市場的變遷,且聽他從1994年講起……
安徽省燈飾照明電器商會副會長、大明燈飾總經理、嘉美照明安徽運營商許平生
1994-1998創業起步
關鍵詞:快樂
合肥第一批賣燈的商家主要集中在宿州路,淮河路附近,第一批到合肥淘金的浙江人,有宋恩、戴可銀、宋技超等人,這些合肥燈飾市場赫赫有名的大佬起初都是從宿州路起家,而本地燈具商家大多從國企五交化出來的,還有王斌、周標、賈愛如等。
許平生介紹,當時他在宿州路的店面大約40平方米,兩室一廳,200元一個月,主要經營的是筒燈和支架,當時廣東的燈具企業還沒成長起來,商家主要是從溫州矮凳橋燈具市場進貨。
回憶起在宿州路的創業生涯,許平生仍是很激動,他說,當時從家里帶的資金不多,交了房租,進了貨,手里就沒什么流動資金,平時也是省吃儉用,每件事都是親力親為,并一直把“誠信經營,服務至上”為工作準則。許平生坦言,當時自己接了一個商城的工程,由于當時物流并不發達,本來可提前三天就到貨可卻延后了三天,離商城開業只有兩天時間,于是叫了朋友幫忙,連續加班48小時,在開業前把工程完工,這在當時效率還不是很高時間段,許平生的高效和負責的精神態度深深地打動了客戶,直到現在,這個商城幾十年的燈具都是他的公司供貨、維護的。許平生總結道,店大店小并沒有關系,只要用心,都有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1998-2006發展壯大
關鍵詞:喜悅
1995年投資一個億,建筑面積6萬多平方米的東方商城開工建設,1997年1月18日,開始試營業,開始的時候經營模式完全按照合肥城隍廟市場小商品批發的模式,從開業就生意慘淡,被稱為“東方空城”。東方商城門前的明光路,在計劃經濟時代就是木材,機電等一條街,合肥市工商局進準定位,要把東方商城打造成合肥最專業的裝飾建材城,當時負責招商工作的郝明照(時任合肥市工商局副局長)以燈具為龍頭,進行了有目的的招商工作,經過反復的做工作,宿州路和淮河路的燈具經營戶陸續進駐東方商城。壟斷合肥燈具市場至今的東方商城正式進入歷史舞臺。
許平生是第一批進入東方商城經營燈具的,當時燈具區是規劃在二樓,商戶大約有20幾戶,由于商戶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市場,慢慢在整個合肥名氣打響了,生意也慢慢壯大,店面也擴大到100多平方米,98年開始許平生開始代理了達美,還有古鎮一些品牌。許平生向記者介紹,1999年古鎮成功首次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對當地經銷商的觸動很大,當時大家都在找產品,商家要找客戶,由于信息工具閉塞,展會的舉辦給商家和廠家搭建了一個很好的橋梁,合肥的經銷商慢慢也開始從廣東進貨了,尤其2002年古鎮被評為“中國燈都”之后,徹底的奠定了古鎮燈都的地位,經銷商進貨許多都會選擇去古鎮。這個時期,自己的店面也在擴大,資金也有了一定的積累,當時大家還沒有品牌概念,物美價廉還是首選,這個時期的《古鎮燈飾報》對于商戶幫助很大,培養了商戶品牌概念。
2006-至今品牌之路
關鍵詞:幸福
2006年,許平生正式代理嘉美照明,說起代理嘉美照明,許平生說,當時正是從《古鎮燈飾報》上看到嘉美的新聞報道,還有別的區域嘉美經銷商的文章,便關注上了嘉美這個品牌,后來正式與嘉美結緣,一定要感謝《古鎮燈飾報》這個媒人。自從代理嘉美之后,自己按照廠家的要求,積極配合,接受廠家理念性培訓。許平生總結道:之前是雜貨鋪,現在已演變成專賣店,一心經營嘉美,省了許多后顧之后,產品質量有保證,售后及時,自己給予客戶的承諾也能及時兌現,這些都是代理品牌產品后,好處就凸顯出來,省時省力。
許平生把經營燈具當成自己的一項事業,對于做生意非常用心,用許平生自己的話說,叫我不上班在家呆上幾天,也會感覺很無聊,也許是和燈具有緣,注定要為它辛勞一輩子。許平生表示,目前市場上做的不錯的經銷商都是和各自的企業密切合作,深度捆綁的,只有和廠家共同成長,自己得到壯大,廠家得到發展,才能實現雙贏。現在市場上做得好的經銷商,手里都有優質的品牌在手,所以說,2006年之后,自己是幸福的。還有一點許平生并沒有提及,但記者算過一筆賬,許平生店面積300平米,年銷售保守過1000萬,單位面積產出約為33萬每平米一年,這個數據在東方商城當中絕對可以感到“幸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